字 | 跀 |
释义 | 跀 《説文》:「跀,斷足也。从足,月聲。𧿁,跀或从兀。」 yuè 《廣韻》魚厥切,入月疑。月部。 ①古代断足或斩脚趾的刑罚。也作「刖」。《説文·足部》:「跀,斷足也。」徐鍇繫傳:「足見斷為跀,其刑名則刖也。」段玉裁注:「此與《刀部》刖異義。刖,絶也。經傳多以刖為跀……按唐虞夏刑用髕,去其厀頭骨也。周用跀,斷足也。凡於周言髕者舉本名也。《莊子》:『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崔譔云:『無趾故踵行。』然則跀刑即漢之斬趾,無足指故以足跟行也。」《玉篇·足部》:「跀,司寇掌跀罪五百。跀,斷足也。亦作刖。」《韓非子·外儲説左下》:「孔子相衛,弟子子臯為獄吏,刖人足,所跀者守門。」 ②器物攲邪不正。《周禮·考工記·旊人》「凡陶旊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漢鄭玄注:「髻讀為跀。」賈公彦疏:「跀,謂器物不正、攲邪者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