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金,五色金也。黄為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从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聲。𠊍,古文金。」饶炯部首訂:「五色之金皆出於礦,礦生於地。地者,土也,文故从土,而以二注象礦指事……後加今聲為本字。」《金文詁林》卷十四引高田忠周《古籀篇》云:「土旁兩點,或三點、四點者亦同原意耳。」

(一)jīn 《廣韻》居吟切,平侵見。侵部。

①金属总名。如:五金;金属。《説文·金部》:「金,五色金也。」《正字通·金部》:「金,五色金也。白金銀,青金鉛錫,赤金銅,黑金鐵,黄金為之長。」《書·舜典》:「金作贖刑。」孔穎達疏:「古之金、銀、銅、鐵揔號為金。」《漢書·食貨志下》:「黄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又分指金、银、铜、铁等。《吕氏春秋·懷寵》:「分府庫之金。」高誘注:「金,鐵也,可以為田器。」《後漢書·班彪傳附班固》:「擢雙立之金莖。」李賢注:「金莖,即銅柱也。」

②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通称黄金或金子。为古代五金之一。黄色,常以粒状存于沙砾和岩石中,质柔软,延展性强,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和碱,但溶于王水。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器物等,在工业上也有一定用途。(新拉aurum)饶炯《説文解字部首訂·金部》:「金,又以五金大名而為黄金專名。」《韓非子·内儲説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采金。」《文選·左思〈蜀都賦〉》:「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金砂、銀礫。」李善注引劉逵曰:「永昌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之六:「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張邦基《墨莊漫録》卷十:「耕者得古器物及鴈足鐙之類,以為銅也,欲貸之,熟視之乃金,因分争至官。」

③钱财;货币。《戰國策·秦策一》:「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史記·平準書》:「虞夏之幣,金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顔氏家訓·名實》:「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盧文弨補注:「《漢書·食貨志》:『金刀龜貝,所以通有無也。』」薛嵎《省試舟中》:「闕下春光近,囊金又一空。」陳倫炯《海國聞見録·小西洋記》:「以金為幣,鑽石為寶。」

④量词。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或以一镒为一金,或以一斤为一金,因时而异。《史記·平準書》:「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裴駰集解引曰:「以一鎰為一金,以一斤為一金。」《文選·班彪〈王命論〉》:「所願不過一金。」李善注引韋昭曰:「一斤為一金。」后亦以金银一两为一金。《篇海類編·珍寶類·金部》:「金,黄金一兩曰一金。」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臨部》:「金,今俗稱一兩為一金,古無是也。」張溥《五人墓碑記》:「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卒與尸合。」《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在老師父這裏打攪,每月送銀二金,休嫌輕意。」

⑤金属制的器物。
刀、剑、箭等兵器。《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兵情》:「矢,金在前,羽在後,故犀而善走。」《孟子·離婁下》:「抽矢扣輪去其金。」趙岐注:「叩輪去鏃。」《淮南子·説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高誘注:「金謂刀劍之屬。」
刑具。《莊子·列禦寇》:「為外刑者,金與木也。」徐珂《清稗類鈔·會黨類》:「金木交施,忍痛抗辨。」
印;虎符。《法言·孝至》:「帶我金犀。」李軌注:「金,金印;犀,劍飾。」《後漢書·馮衍傳下》:「懷金垂紫。」李賢注:「金謂印也。」《文心雕龍·書記》:「三代玉瑞,世金竹。」黄叔琳注:「《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
犁铧尖。《周禮·考工記·匠人》「耜廣五寸,二耜為耦」鄭玄注:「古者耜一金,兩人併發之……今之耜岐頭兩金,象古之耦也。」孫詒讓正義:「案:金即耒耑(端)鐵刃著於庇者也。」王禎《農書》卷十二:「耬車,下種器也。……一云耬犂,其金似鑱而小。」
钏、镯一类妆饰品。蘇軾《寒具》:「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

⑥古代军中一种金器,用以指挥停止。《墨子·兼愛中》:「王擊金而退之。」北齊劉晝《新論·閲武》:「死者千餘,遽擊金而退之。」

⑦八音之一,指钲、钟一类金属打击乐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鄭玄注:「金,鐘鎛也。」《宋書·樂志一》:「樂器凡八音:曰金,曰石,曰土,曰革,曰絲,曰木,曰匏,曰竹。八音一曰金。金,鍾也,鎛也,錞也,鐲也,鐃也,鐸也。」曾慥《類説》卷十六引《樂府雜録·徵音無調》:「調八音,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⑧五行之一。《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春秋繁露·五行對》:「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
代表西方。《説文·金部》:「金,西方之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西方者,金。」《南齊書·五行志》:「金者,西方。」
指秋天。《春秋繁露·五行對》:「金為秋。」張協《雜詩十首》之三:「金風扇素節,丹霞啟陰期。」王維《奉和聖製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金天浄兮麗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趙殿成箋註:「人多使金天字,即秋天也。秋于五行屬金,故曰金天。」《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一年四季,風各有名:春天為和風,夏天為薰風,秋天為金風,冬天為朔風。和、薰、金、朔四樣風配着四時。」

⑨中医学上指肺。《靈樞經·熱病》:「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痰飲》:「栝樓,降火清金,滌痰結。」

⑩特指钟鼎。如:金文。《吕氏春秋·求人》:「故功績銘乎金石。」高誘注:「金,鍾鼎也。」

⑪旧指佛金,今指铜粉,与胶质物合成,用以饰物。《北齊書·文苑傳·樊遜》:「封金刊玉,億有餘人。」《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寳蓮寺》:「不是托言塑佛粧金,定是説重修殿宇。」郭沫若《郑成功》序幕:「横额石刻『郑成功祠』四大字,填金。」

⑫比喻贵重。《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李善注:「金科玉條,謂法令也。言金玉,貴之也。」顧雲《代人上路相公啟》:「果踐玉音,不移金諾。」《醒世恒言·佛印師四調琴娘》:「當下開金口,啟玉言。」《紅樓夢》第十五回:「奶奶也要保重金體才是。」

⑬比喻坚固。《韓非子·用人》:「不謹蕭牆之患,而固金城於遠境。」《漢書·蒯通傳》:「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顔師古注:「金以喻堅。」魏源《西師六首》之一:「蟲生朽木非今日,蟻潰金堤自古防。」

⑭金色的。《詩·小雅·車攻》:「赤芾金舃,會同有繹。」鄭玄注:「金舃,黄朱色也。」孟郊《送淡公十二首》之九:「橙橘金蓋檻,竹蕉緑凝禪。」陶宗儀《輟耕録》卷二十四:「絶類人家所蓄金毛猱狗。」陳倫炯《海國聞見録·東南洋記》:「鑽有五色,金、黑、紅者為貴。」

⑮星名。金星的简称。水、金、火、木、土这五大行星,在古时有一组更为通行的名称,即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漢書·翟方進傳》:「金歷庫,土逆度。」顔師古注:「張晏曰:『金,太白也。』」《隋書·天文志中》:「金、火二星,行速而不經天。」

⑯古州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興安州春秋庸國地,戰國時屬漢中郡……西魏又為東梁州,兼置金城郡,尋改為金州郡廢州存,大業初又改為西城郡復為金州天寳初曰安康郡至德初曰漢南郡乾元初復曰金州……(萬曆十一年改曰興安州。」陳亮《中興論》:「之師入武關以鎮三輔,則地可謀矣。」

⑰山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北,长江南岸。湯顯祖《牡丹亭·移鎮》:「看兩點,十分眉恨,片影江湖。」李洞庭《病瘉得钝安书》:「北固旧经过,道远其如惠麓何?」

⑱深。《淮南子·泰族》:「欲知遠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則射快。」高誘注:「金目,深目,所以望遠近射準也。」按: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臨部》:「金,今時眼鏡之類。或曰借為深,亦通。」

⑲朝代名。1115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创建,国号,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1125年(金太宗天会三年)灭,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市)、开封等地。疆域东到日本海,南至淮河,西接西夏,东北到外兴安岭,西北至蒙古。与南宋西夏对峙,统治了整个中国北部。1234年(天兴三年)在蒙古联合进攻下灭亡,共历九帝,统治一百二十年。《金史·太祖紀》:「牧國元年正月壬申朔,羣臣奉上尊號。是日,即皇帝位。上曰:『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雄堅,終亦變壞,惟金不壞。金之色白,完顔部色尚白。』於是國號大金。」

⑳姓。《通志·氏族略四》:「氏,金天氏之後也。黄帝之子元枵亦為少昊氏,曰少昊摯,亦為青陽氏姓。後為姓,鳥官。功臣表有金安上。望出渤海。」《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金翁叔日磾。」

(二)jìn 《字彙補》渠禁切。

通「噤」。闭口不言。方以智《通雅·身體》:「金即噤。」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臨部》:「金,叚借為噤。」《荀子·正論》:「金舌弊口,猶將無益也。」楊倞注:「金,或讀為噤。」按:俞樾《諸子平議·荀子三》:「此文當作『金口弊舌』,金讀為唫。《説文·口部》:『唫,口急也。』弊讀為敝,言雖説之至於口唫舌弊猶無益也。」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