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侧〕

《説文》:「側,旁也。从人,則聲。」段玉裁注:「不正曰仄,不中曰側。二義有别,而經傳多通用。」

(一)cè 《廣韻》阻力切,入職莊。職部。

①旁边。《説文·人部》:「側,旁也。」《玉篇·人部》:「側,傍也。」《詩·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側。」傳:「亦在其陰與左右也。」《晋書·王戎傳》:「嘗與羣兒戲於道側。」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其下平曠,有泉側出。」朱德《寄语蜀中父老》:「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②边沿。《史記·平準書》:「郡國多姦鑄錢,錢多輕,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鍾官赤側。」司馬貞索隱:「鍾官掌鑄赤側之錢。韋昭云:『側,邊也。』」

③倾斜。《字彙·人部》:「側,傾也。」《詩·小雅·賓之初筵》:「側弁之俄,屢舞傞傞。」鄭玄箋:「側,傾也。」杜甫《秋野五首》之二:「掉頭紗帽側,曝背竹書光。」又翻倒。《禮記·曲禮下》:「倒筴側龜於君前,有誅。」鄭玄注:「側,反側也。」

④不正;邪辟。《字彙·人部》:「側,不正也。」《書·洪範》:「無反無側,王道正直。」傳:「言所行無反道不正,則王道平直。」又《冏命》:「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孔穎達疏:「側媚者,為僻側之事,以求媚於君。」《續資治通鑑·宋太祖開寳三年》:「(唐穀)為人傾側很媢。」

⑤低下;卑微。《正字通·人部》:「側,卑隘也。」《書·舜典》:「虞舜側微,聞之聰明,將使嗣位。」《漢書·元帝紀》:「延登賢俊,招顯側陋,因覽風俗之化。」

⑥缩。《廣雅·釋詁三》:「側,縮也。」

⑦清丽而流于轻佻。《南史·袁湛傳附袁彖》:「于時何澗亦稱才子,為文惠太子作《楊畔歌》,辭甚側麗,太子甚悦。」杜牧《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調高銀字聲還側,物比柯亭韻校奇。」《舊唐書·温庭筠傳》:「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

⑧略微;轻度的。吕渭老《望海潮》:「側寒斜雨,微登薄霧,怱怱過了元宵。」湯顯祖《紫釵記·折柳陽關》:「俺待把釵敲側唤鸚哥語。」

⑨置;处于。《淮南子·原道》:「處窮僻之鄉,側谿谷之閒。」三國曹植《送應氏》:「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之一:「側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⑩偏卧。《字彙·人部》:「側,偏卧也。」

⑪不殡于祖庙为侧。《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氏側莊公于北郭。」杜預注:「側瘞,埋之,不殯於廟。」

字书法「点」的古称。張紳《法書通釋·八法》:「側者,點也。而謂之側者,側下筆使筆鋒右顧,審其勢而側之,故名。」

⑬通「惻」。悲伤;忧愁。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側,叚借為惻。」《楚辭·九歌·湘君》:「隱思君兮陫側。」俞樾平議補録:「側,讀為惻隱之惻。陫側即悱惻。」

⑭通「特(tè)」。单独。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側,叚借為特。」《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鄭玄注:「側,猶特也。無偶曰側。」《禮記·曲禮上》:「有憂者側席而坐。」鄭玄注:「側,猶特也。」

⑮姓。《姓觿·職韻》:「側,《路史》云:公族之後。」

(二)zè

①狭窄。《釋名·釋姿容》:「側,偪也。」《荀子·解蔽》:「處一危之,其榮滿側。」楊倞注:「側謂迫側。」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宋雲生使西域》:「山路欹側,長坂千里。」《敦煌曲校録·菩薩蠻》:「宇宙憎嫌側,今作蒙塵客。」

②通「則(zé)」。法则。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側,叚借為則。」《莊子·列禦寇》:「醉之以酒而觀其側。」陸德明釋文:「側,或作則。」俞樾平議:「(《釋文》)側或作則,當從之。則者,法則也。」

③通「昃」。日过午偏斜。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側,叚借為昃。」《儀禮·既夕禮》:「有司請祖期,曰日側。」鄭玄注:「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白虎通·謚》:「《春秋》曰:丁巳葬,戊午日下側乃克葬。」

④用同「仄」。古汉语四声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側,叚借為仄。」李清照《詞論》:「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

(三)zhāi

方言。斜着。如:侧棱着身子睡觉。帽子侧歪在一边儿。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4: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