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𥘅,古文示。」按:甲骨文字形代表地祇。《説文》为引申义。

(一)shì 《廣韻》神至切,去至船。脂部。

①天显现出某种征象,向人垂示休咎祸福。《説文·示部》:「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段玉裁注:「言天縣象箸明以示人。」《廣韻·至韻》:「示,垂示。」《易·繫辭下》:「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太玄·度》:「于天示象,垂其范。」《史記·天官書》「天開縣物」南朝裴駰集解引孟康曰:「謂天裂而見物象,天開示縣象。」《三國演義》第八十回:「此是上天示瑞,當代之象也。」

②泛指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如:示范;示众;展示;出示。慧苑《華嚴經音義上》引《倉頡篇》:「示,現也。」《書·武成》:「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新序·雜事一》:「欲觀之寶器,吾和氏之璧,隨侯之珠,可以示諸?」李白《贈范金鄉二首》之一:「祗應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③告诉;告知。《玉篇·示部》:「示,示者,語也,以事告人曰示也。」《正字通·示部》:「示,告也。」《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王逸注:「示,語也。」《戰國策·秦策二》:「醫扁鵲秦武王武王示之病。」高誘注:「示,語也。」

④教导。《正字通·示部》:「示,教也。」《禮記·檀弓下》:「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文選·張衡〈東京賦〉》:「三令五申,示戮斬牲。」李善注引薛綜曰:「示,教也。」《鹽鐵論·本議》:「夫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

⑤公文;告示。《釋名·釋書契》:「示,示也,過所至關津以示之也。」《鏡花緣》第三十八回:「那看的人雖如人山人海,好在國王久已出示,毋許驅逐閒人,悉聽庶民瞻仰。」也泛指指示,命令。《儒林外史》第五十回:「戯子們請老爺的示:還是伺候,還是回去?」

⑥对别人来信的敬称。如:惠示;来示;赐示。

⑦通「施(shī)」。《荀子·賦》:「皇天隆物,以示下民。」王念孫雜志:「隆與降同。示,本作施,俗音之誤也。」

⑧通「視」。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履部》:「示,叚借為視。」《莊子·徐无鬼》「中之質若視日」陸德明釋文作「示」,云「示音視。司馬(彪)本作『視』。云:『視日,瞻遠也。』」《太平經》卷六十七:「帝王待之若明(朋)友,比鄰示之若父母。」

(二)qí 《廣韻》巨支切,平支羣。支部。

同「祇」。地神。《廣韻·支韻》:「祇,地祇,神也。示,上同。」《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陸德明釋文:「示,音祇。本或作祇。」

(三)zhì 《集韻》支義切,去寘章。脂部。

通「寘」。置。《詩·小雅·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鄭玄箋:「示,當作寘。寘,置也。」《論語·八佾》:「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劉寶楠正義:「古寘多作示。」《荀子·大略》:「乘輿之輪,太山之木也,示諸櫽栝。」楊倞注:「示讀為寘。」

(四)shí 《集韻》市之切,平之禪。

姓。《集韻·之韻》:「示,姓也。示眯明。」《史記·晋世家》:「初,(趙)盾常田首山,見桑下有餓人。餓人,示眯明也。」司馬貞索隱:「即《左傳》之提彌明也。」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7: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