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扡 |
释义 | 扡 (一)tuō 《集韻》湯何切,平歌透。歌部。 同「拕(拖)」。《集韻·戈韻》:「拕,《説文》:『曳也。』或作拖,亦省。」又《寘韻》:「扡,牽也。」《禮記·少儀》:「僕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扡諸幦。」孔穎達疏:「拖猶擲也,亦引也。」漢揚雄《羽獵賦》:「扡蒼狶。」按:五臣注本「扡」作「拕」。李善注引《廣雅》曰:「扡,引也。」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奔星更於閨闥,宛虹扡於楯軒。」按:《漢書·司馬相如傳》「扡」作「拖」。顔師古注:「拖,謂申加於上也。」 (二)yǐ 《廣韻》移爾切,上紙以。 ①施加。《廣韻·紙韻》:「扡,加也。」 ②同「迻(移)」。迁徙。《集韻·支韻》:「迻,《説文》:『遷徙也。』或作扡。」 ③离。《廣韻·紙韻》:「扡,離也。」 (三)chǐ 《集韻》丑豸切,上紙徹。歌部。 同「搋」。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