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质〕

《説文》:「質,以物相贅。从貝,从斦。闕。」段玉裁注:「闕者,闕從斦之説也。《韻會》『從斦』作『斦聲』,無『闕』字。」朱駿聲通訓定聲:「此字當从斦聲。斦疑即椹質之質,後人又製櫍字,即斦字也。」

zhì ㊀《廣韻》之日切,入質章。質部。

①典当,抵押;以财物或人作保证。《説文·貝部》:「質,以物相贅。」朱駿聲通訓定聲:「以錢受物曰贅,以物受錢曰質。」《戰國策·趙策四》:「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兵乃出。」北魏薛虎子《上疏請寬省徵調》:「或有貨易田宅,質妻賣子,呻吟道路,不可忍聞。」朱彝尊《蠶婦謡》:「衣釵質錢買桑葉,只論有葉不論價。」

②事物,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韓康伯注:「質,體也。」《禮記·禮運》:「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孔穎達疏:「質,體也。五行循迴不停,周而復始,聖人為教,亦循還復始,是法五行為體也。」方以智《物理小識·總論》:「氣形光聲,無逃質理。」鲁迅《故事新编·理水》:「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

③形体。《廣雅·釋言》:「質,軀也。」三國曹植《愍志賦》:「豈良時之難俟,痛予質之日虧。」《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穀價雖和,比室飢嗛;縑纊雖賤,駢門躶質。」《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三》:「西岡一銅鐘覆路左,質甚巨,傳聞重三千斤。」

④底子。《廣雅·釋言》:「質,地也。」《儀禮·鄉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鄭玄注:「白質、赤質,皆謂采其地。」《淮南子·齊俗》:「夫素之質白,染之以涅則黑。」柳宗元《捕蛇者説》:「永州之野産異蛇,黑質而白章。」

⑤物类的本体。《論語·衛靈公》:「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荀子·儒效》:「習俗移志,安久移質。」《史記·樂書》:「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裴駰集解引鄭玄曰:「質,猶本。」又主,主体。《廣雅·釋詁三》:「質,主也。」王念孫疏證:「本與主義相近,凡物之本即物之主也。」《莊子·庚桑楚》:「果有名實,因以己為質。」郭象注:「質,主也。」

⑥禀性。《淮南子·説林》:「石生而堅,蘭生而芳,少自其質,長而愈明。」高誘注:「質,性也。」《禮記·禮器》:「禮,釋回,增美質。」鄭玄注:「質,猶性也。」孔穎達疏:「禮非唯去邪而已,人有美性者,禮又能益之也。」《列子·天瑞》:「太素者,質之始也。」張湛注:「質,性也。」

⑦哲学名词。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一种内部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的。事物的多样性,就是事物之间的质的差别的表现。郭沫若《题海口东坡祠》:「深幸我生千载后,惊看质变数年间。」

⑧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如:保质保量;优质优价。毛泽东《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还应规定按质分等的个人分红制度。」

⑨朴实,朴素。《玉篇·貝部》:「質,樸也。」《韓非子·解老》:「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陸雲《大將軍讌會詩》:「遺華反質。」《新五代史·劉岳傳》:「宰相馮道世本田家,狀貌質野,朝士多笑其陋。」

⑩内容。《論語·雍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皮日休《原化》:「其質也,道德仁義;其文也,詩書禮樂。」赵朴初《毛主席写给〈诗刊〉的信发表二十周年纪念座谈会献词》:「诗重思想质领先,由来体式随时迁。」

⑪信用;诚信。《左傳·昭公十六年》:「楚子蠻氏之亂也,與蠻子之無質也。」杜預注:「質,信也。」《韓非子·難言》:「以質信言,則見以為鄙。」《新唐書·陸贄傳》:「奓言無驗不必用,質言當理不必違。」

⑫盟约。《左傳·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與吴王有質。」杜預注:「質,盟信也。」

⑬古代贸易用的券书。《周禮·天官·小宰》:「聽賣買以質劑。」鄭玄注:「質劑,謂兩書一札,同而别之,長曰質,短曰劑。傅别、質劑,皆今之券書也。」孫詒讓正義:「質劑、傅别、書契同為券書。傅别札字半别;質劑則唯札半别而字全具,不半别;書契則書兩札,札亦不半别也。」《荀子·王霸》:「關市幾而不征,質律禁止而不偏。」《後漢書·張衡傳》:「萬方億醜,并質共劑。」李賢注:「質劑,猶今分支契也。」

⑭问,诘问。《廣雅·釋詁二》:「質,問也。」《太玄·數》:「爰質所疑。」范望注:「質,問也。」柳宗元《駡尸蟲文》:「余既處卑,不得質之于帝。」鲁迅《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质之黄脸干儿们,不知以为如何?」

⑮对,验证。《禮記·曲禮上》:「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鄭玄注:「質,猶對也。」《漢書·王陵傳》:「面質吕須前。」顔師古注:「質,對也。」《資治通鑑·魏明帝太和元年》:「(楊)暨曰:『(劉)曄可召質也。』」胡三省注:「質,證也,驗也,對問也。」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帝王都會》:「吾求其人者,非有所欲也,直欲質吾術爾。」

⑯成,定。《爾雅·釋詁下》:「質,成也。」《廣雅·釋詁四》:「質,定也。」

⑰评断;评量。《周禮·夏官·馬質》:「馬質掌質馬。」賈公彦疏:「馬質者,質,平也,主平馬力及毛色與賈直之等。」《禮記·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於天子。」鄭玄注:「質,平也。」孔穎達疏:「謂奏上文簿聽天子平量之。」

⑱箭靶;目标。《荀子·勸學》:「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後漢書·馬融傳》:「流矢雨墜,各指所質。」徐光啓《器勝策》:「騎而馳,而擊方寸之質。」

⑲对象。《莊子·徐无鬼》:「臣之質死久矣!」成玄英疏:「質,對也。」三國嵇康《卜疑集》:「人既没,誰為吾質?」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三十五:「安得中質,一揮成風斤?」

⑳古代刑具,杀人所用的椹垫。后作「櫍」、「鑕」。《史記·張丞相列傳》:「坐法當斬,解衣伏質。」司馬貞索隱引小顔云:「質,椹也。」《漢書·揚雄傳下》:「徽以糾墨,製以質鈇。」顔師古注:「質,鍖也。」司馬光《辭修起居注第三狀》:「如是則雖伏質横分,不足以補塞無狀。」一说为剉刃。《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今臣之胸不足以當椹質,而要不足以待斧鉞。」司馬貞索隱:「質者,剉刃也。」

㉑门中木椹。《穀梁傳·昭公八年》:「以葛覆質以為槷。」范甯注:「質,椹也。」楊士勛疏:「質者,中門之木椹。謂恐木椹傷馬足,故以葛草覆之以為槷。」

㉒柱下石础。后作「礩」。鈕樹玉《説文新附攷》:「礩,古通作質,从石从木,竝後人加。」《墨子·備穴》:「兩柱同質。」畢沅校:「礩古字如此。」《韓非子·十過》:「臣聞董子之治晋陽也,公宫令舍之堂,皆以鍊銅為柱質。」

㉓重;笃厚。《漢書·石奮傳》:「雖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顔師古注:「質,重也。」

㉔恭谨。《廣雅·釋詁四》:「質,慬也。」王念孫疏證:「謹與慬通。」《後漢書·吴漢傳》:「斤斤謹質,形於體貌。」

㉕弓把。《公羊傳·定公八年》:「弓繡質。」何休注:「質,拊也。」

㉖星名。《史記·天官書》:「輿鬼,鬼祠事;中白者為質。」裴駰集解引晋灼曰:「輿鬼五星,其中白者為質。」《新唐書·天文志》:「四月壬寅,入輿鬼,犯質星。」

㉗马来语称海峡为「質」。《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又五日行至海硤,蕃人謂之『質』。」

㉘数学名词。立方。《九章算術·少廣》劉徽注:「張衡算又謂立方為質。」章炳麟《小斅答問》:「斦當音質,質從斦聲。立方為質,則斦字也。依《九章術》衺解立方,得兩壍堵。兩壍堵顛到相補,即成立方。」

㉙称,衡量。《九章算術·方程》:「交易質之,各重八兩。」

㉚质学,即化学。严复《原强》:「力质分,于天地会其全。」

㉛当,相当。《篇海類編·珍寳類·貝部》:「質,當也。」《禮記·聘義》:「介紹而傳命,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質。」鄭玄注:「質,謂正自相當。」

㉜古国名。《集韻·質韻》:「質,國名。」

㉝姓。《漢書·貨殖傳》:「氏以洒削而鼎食。」

㊁《廣韻》陟利切,去至知。質部。

①作抵押的人或物。《左傳·隱公三年》:「故交質,王子為質於公子為質於。」《管子·山權數》:「請以寳為質於子,以假子之邑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

②通「贄」。古时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六書故·動物四》:「質,亦作贄,通作摰。」《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載質。」趙岐注:「質,臣所執以見君者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惠王)乃令張儀詳去,厚幣委質事。」《漢書·外戚傳上·孝宣王皇后》:「深念奉質共脩之義。」顔師古注:「質,讀曰贄。」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0: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