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賂 |
释义 | 賂〔赂〕 《説文》:「賂,遺也。从貝,各聲。」 lù 《廣韻》洛故切,去暮來。鐸部。 ①赠送财物。《説文·貝部》:「賂,遺也。」《詩·魯頌·泮水》:「元龜象齒,大賂南金。」毛傳:「賂,遺也。」《左傳·桓公二年》:「以郜大鼎賂公。」《北史·杜杲傳》:「賂黔中數州地,仍請畫野分疆,永敦隣好。」 ②行贿,以财物买通他人。《正字通·貝部》:「賂,有所屬而私遺之。」《國語·晋語一》:「驪姬賂二五,使言於公。」韋昭注:「賂,遺也。」《晋書·謝安傳》:「賊厚賂泓,使云『南軍已敗』。泓偽許之。」《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二》:「有軍士自鄩軍來奔,帝善待之,乃劉鄩密令齎酖賂帝膳夫,欲置毒於食中,會有告者,索其黨誅之。」清查為仁《蓮坡詩話》:「正如明妃恃其貌,倔强不肯賂畫師。」 ③赠送的财物。《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數之以王命,取賂而還。」《史記·魯周公世家》:「季平子私於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賂。」也泛指财物。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文選·左思〈吴都賦〉》:「其琛賂則琨瑶之阜。」李善注引劉逵曰:「賂,貨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