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贴〕

《説文新附》:「貼,以物為質也。从貝,占聲。」

tiē 《廣韻》他協切,入帖透。盍部。

①典押。《説文·貝部》:「貼,以物為質也。」《玉篇·貝部》:「貼,以物質錢。」南朝任昉《奏彈劉整》:「當伯貼錢七千,共衆作田。西陽郡還,雖未别火食,以私錢七千贖當伯,仍使上廣州去。」《南齊書·周顒傳》:「販傭貼子,權赴急難。」李嶠《諫建白馬坂大像疏》:「亦有賣舍貼田以供王役。」

②补偿,补益。《六書故·動物四》:「貼,附益也。」《水滸傳》第四十五回:「我自看你是個志誠的人。我早晚出此錢,貼買道度牒,剃你為僧。」《西遊記》第三十三回:「葫蘆换葫蘆,餘外貼净瓶。」茅盾《路》五:「贴完了历年的私蓄。」

③黏附,附着。《正字通·貝部》:「貼,黏置也。」《五燈會元·護國澄禪師法嗣》:「額上不貼牓,問,如何是祖師?」《水滸傳》第二十八回:「(武松)再帶上行枷,依舊貼了封皮。」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

④切近,挨近。如:体贴;贴身。《正字通·貝部》:「貼,依附。」杜甫《燕子來舟中作》:「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霑巾。」《水滸全傳》第七十四回:「原來這壽張縣貼着梁山泊最近。」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才情雅致》録鍾禧詩:「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⑤适合,妥当。湯顯祖《牡丹亭·冥誓》:「迤逗俺睡魂難貼。」陳維崧《憶少年·秋日登保安寺佛閣》:「檻外霜楓眠正貼。」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这些票子所显示的新社会意义,使他浑身说不出怎么舒贴的滋味。」

⑥戏曲角色名称。曲中别于正旦的次要旦角省称贴。徐渭《南詞叙録》:「貼,旦之外貼一旦也。」陳與郊《昭君出塞》:「貼扮宫女上。」王国维《古剧脚色考》:「曰冲,曰外,曰贴,均系一义,谓于正色之外,又加某色以充之也。至代传奇,但省作贴,则义不可通。幸《元曲选》尚存外旦、贴旦之名,得以考外与贴之本义。」

⑦科举考试中,考生犯规被用蓝笔书其姓名、事故,贴出场门之外,不准入试。当时习惯简称「贴」。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老儒周懋官……每應試,或以筆畫小誤被貼,或已售而以一二字被落。亦有過遭吹索,如題目寫『曰』字偶稍狹,即以誤作『日』字貼。」

⑧靶心。《金史·兵志》:「凡選弩手之制……取身與杖等,能踏弩至三石,鋪弦解索登踏閑習,射六箭皆上垜,内二箭中貼者。」

⑨量词。药一剂为一贴。《醒世恒言·劉小官雌雄兄弟》:「教家人開了藥箱兒,撮了一貼藥劑。」《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一貼藥總在好幾十塊。」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7 9: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