砦 zhài 《廣韻》犲夬切,去夬崇。 ①同「寨」。 ⒈栅栏。《廣韻·夬韻》:「砦,山居以木栅。」《集韻·夬韻》:「柴,籬落也。或作寨、砦。」清樊增祥《殘臘如保定開歲還都》:「鶴砦西頭鹿砦南,花深路曲未全諳。」 ⒉营垒;军营。《篇海類編·地理類·石部》:「砦,壘也。」《三國志·吴志·朱桓傳附朱異》:「魏廬江太守文欽營住六安,多設屯砦,置諸道要。」唐許裳《塞下》:「塞深烽砦密,山亂犬羊多。」《宋史·宗澤傳》:「澤遣壯士夜擣其軍,破三十餘砦。」又扎寨。《宋史·荆嗣傳》:「欽祚夜還,依山為營。賊亦砦其下。」 ⒊村寨,寨子。明袁宏道《袁中郎遊記·嵩遊第二》:「蘆風水響,環繞山砦。」 ②盛饲料的器具。清范寅《越諺》卷中:「豬狗雞砦:豬、狗、雞皆待餧,盛餧物之器曰砦。」 ③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