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説文》:「伊,殷聖人阿衡,尹治天下者。从人,从尹。」林义光《文源》:「一人之名,無專制字之理。伊尹生於伊川空桑,本以伊水為姓。伊為姓,故从人,猶姬姜之字从女也。」 yī 《廣韻》於脂切,平脂影。脂部。 ①表示判断,常与「匪」连用,相当于「却是」、「即是」。《詩·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孔穎達疏:「我不精識視之,以為非此物,反謂之是彼物也。」《後漢書·宦者傳·孫程》:「昔衛鞅因景監以見,有識知其不終。今得臣舉者,匪榮伊辱。」唐柳宗元《敵戒》:「縱欲不戒,匪愚伊耄。」 ②代词。 ⒈表示近指,相当于「这」、「此」。《詩·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鄭玄箋:「伊,當作繫。繫猶是也。」《漢書·揚雄傳上》:「伊年暮春。」顔師古注:「伊,是也。」 ⒉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彼」。《字彙·人部》:「伊,又彼也。」《世説新語·方正》:「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南史·陳慶之傳》:「吾見張時,伊已六十。」宋柳永《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五四时期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中专用于女性。鲁迅《呐喊·一件小事》:「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 ⒊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七:「我於伊志誠没倦怠,你於我堅心莫更改。」元佚名《馬陵道》第三折:「我這裏吐膽傾心説與伊,難道你不解其中意。」 ③连词。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遂」、「于是」。《廣韻·脂韻》:「伊,因也。」《詩·鄭風·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鄭玄箋:「伊,因也。」孔穎達疏:「因觀寬閒遂為戲謔,故以伊為因也。」 ④语气词。相当于「惟」、「維」。 ⒈用于句首。《爾雅·釋詁下》:「伊,維也。」郭璞注:「發語辭。」《詩·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誰云增。」《漢書·董仲舒傳》:「伊欲風流而令行。」顔師古注:「伊,惟也。」晋陸機《文賦》:「伊兹事之可樂,固聖賢之所欽。」 ⒉用于句中。《書·文侯之命》:「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孔穎達疏:「伊,訓惟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鄭玄注:「伊,惟也。」賈公彦疏:「云『伊,惟也』者,助句辭,非為義也。」《楚辭·天問》:「其罪伊何?」王逸注:「其罪惟何乎?」 ⑤用同「依」。《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相思》:「幼失怙恃,伊舅氏育養。」 ⑥水名,在今河南省西部。《廣韻·脂韻》:「伊,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既入于河。」《水經注·伊水》:「伊水出南陽魯陽縣西蔓渠山。」 ⑦州名。 ⒈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廣韻·脂韻》:「伊,州,本伊吾廬,地在燉煌之北,大磧之外,秦末有之。漢為伊吾屯,隋為郡。貞觀初慕化内附,置伊州焉。」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四·哈密衛》:「哈密衛……後漢明帝始取其地為屯田鎮戍之所,未置郡縣。後魏始置伊吾郡,後又為戎胡所據。唐貞觀四年内附置西伊州,六年改為伊州。」 ⒉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六·南陽府》:「汝州,《禹貢》豫州之域。周為王畿地,春秋時為戎蠻子邑,亦楚鄭二國之境。戰國屬韓,秦屬三川郡,漢為潁川、河南、南陽郡地,魏屬河南、舞陽等郡,……隋初曰伊州,大業初曰汝州,尋改為襄城郡,唐初復曰伊州。」 ⑧姓。《廣韻·脂韻》:「伊,姓。伊尹之後,今山陽人。」《通志·氏族略三》:「伊氏,即伊祁氏之後也,裔孫伊尹,名摯,相湯,生陟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