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愠 |
释义 | 愠 《説文》:「愠,怒也。从心,昷聲。」 (一)yùn 《廣韻》於問切,去問影。諄部。 含怒;怨恨。《説文·心部》:「愠,怒也。」《玉篇·心部》:「愠,恚也,怒也,恨也。」《詩·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愠于羣小。」毛傳:「愠,怒也。」《後漢書·馮衍傳下》:「憤馮亭之不遂兮,愠去疾之遭惑。」李賢注:「愠,怨也。」唐柳宗元《梓人傳》:「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二)yǔn 《集韻》委隕切,上隱影。又《集韻》紆勿切。諄部。 郁结。《集韻·迄韻》:「愠,心所鬱積也。」又《隱韻》:「愠,心所蕰積也。」《素問·玉機真藏論》:「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病,愠愠然。」張隱菴集注:「愠愠,憂鬱不舒之貌。」《孔子家語·辯樂解》:「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三)wěn 《集韻》鄔本切,上混影。諄部。 〔愠惀〕深忧远虑貌。《集韻·混韻》:「愠,愠惀,煩憒。」《楚辭·九章·哀郢》:「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蔣驥注:「愠惀,煩憒貌。又《六書故》云,忠悃貌……言君子深憂遠慮,而君故憎之;小人喜為浮説,而君故好之。」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