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感,動人心也。从心,咸聲。」

(一)gǎn 《廣韻》古禫切,上感見。侵部。

①感动。《説文·心部》:「感,動人心也。」《易·咸》:「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禮記·樂記》:「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晋書·謝玄傳》:「木石猶感,而况臣乎!」

②感应;相互影响。《易·咸》:「天地感而萬物化生。」王弼注:「二氣相與乃化生也。」孔穎達疏:「天地二氣若不感應相與,則萬物無由得應化而生。」張載《正蒙·太和篇》:「其感遇聚散,為風雨,為霜雪。」王夫之注:「感者,交相感,陰感于陽而形乃成,陽感於陰而象乃著。」《天工開物·陶埏·磚》:「磚瓦百鈞,用水四十石,水神透入土膜之下,與火意相感而成。水火既濟,其質千秋矣。」

③触着;碰着。《莊子·山木》:「感之顙而集於栗林。」成玄英疏:「感,觸也。」《文選·馬融〈長笛賦〉》:「感迴飈而將頽。」李善注:「感,觸也。」

④感触。南朝江淹《别賦》:「百感悽惻。」《北史·劉璠傳》:「嘗卧疾居家,對雪興感。」又感慨;感叹。陶潛《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王安石《題張忠定書》:「竊觀遺蹟,不勝感惻之至。」

⑤感觉;情感。如:美感;快感;自豪感;责任感。又觉得;感到。如:深感不安;颇感意外;略感疲倦。

⑥感谢;感激。張華《答何劭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歐陽修《代贈田文初》:「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水滸全傳》第十五回:「晁蓋道:『先生少請,到莊裏拜茶如何?』那先生道:『多感。』」

⑦思念。《文選·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竊感《相鼠》之篇,無禮遄死之義。」李善注:「感,猶思也。」《後漢書·趙咨傳》:「能感親,嗇神養神。」李賢注:「感,思也。」《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感物衆而思深,因居高而慮危。」李善注:「感,猶思也。」

⑧忧伤。《玉篇·心部》:「感,傷也。」

⑨感受。《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感邪而生病也。」《北史·劉璠傳》:「居喪毁瘠,遂感風氣。」《紅樓夢》第四十二回:「太夫人並無别症,偶感一點風凉。」中医指感受风寒。如:外感。又指感染。關漢卿《竇娥寃》第二折:「感着這般病疾。」《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七年》:「入政事堂甫一日,感暴疾而卒。」《老殘遊記》第十五回:「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半邊,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

(二)hàn 《集韻》胡紺切,去勘匣。侵部。

①通「撼」。动;摇。《爾雅·釋詁下》:「感,動也。」《字彙補·心部》:「感,與撼通。」《詩·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無感我帨兮。」傳:「感,動也。」《漢書·孝成班倢伃傳》:「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顔師古注:「感,動也。」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極樂寺》:「(水)辭山而平,未到城而净,輕風感之,作青羅紋紙痕。」

②通「憾」。恨。《集韻·勘韻》:「憾,恨也。或省。」《左傳·昭公十一年》:「王貪而無信,唯於感。」杜預注:「,近之大國,故常恨其不服順。」焦循補疏:「按,感為憾之省,故以恨字解之。」《史記·吴太伯世家》:「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感。』」司馬貞索隱:「感讀為『憾』,字省耳。」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