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豪 |
释义 | 豪 《説文》:「𩫚,豕,鬣如筆管者,出南郡。从㣇,高聲。𩫕,籀文从豕。」張參《五經文字》:「𩫕、豪,上《説文》下經典相承,隸省。」 háo 《廣韻》胡刀切,平豪匣。宵部。 ①兽名,即豪猪。啮齿类哺乳动物。全身黑色或褐色,有时混有灰白短毛。肩部至尾密布长刺,刺色黑白相杂。遇敌时刺竖起,并转身以臀部相向,倒退撞敌。穴居,昼伏夜出。也叫「箭猪」。《説文·㣇部》:「𩫚,豕,鬣如筆管者。」《玉篇·豕部》:「豪,豬,毛如笄而端黑也。」《山海經·西山經》:「鹿臺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銀,其獸多㸲牛、羬羊、白豪。」郭璞注:「豪,貆豬也。」《文選·揚雄〈長楊賦〉》:「張羅網罝罘,捕熊羆豪豬,虎豹狖玃,狐兔麋鹿。」李善注:「《山海經》曰:『竹山有獸,其狀如豚,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以毛射物,名豪,彘也。』」按:今本《山海經·西山經》作「竹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②豪猪等身上的刺。《説文·㣇部》:「𩫚,豕,鬣如筆管者。」清段玉裁注:「本是豕名,因其鬣如筆管,遂以名其鬣。」《山海經·北山經》:「(譙明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豪。」又指长毛。《穆天子傳》卷四:「天子之豪馬豪牛,龍狗豪羊,以三十祭文山。」郭璞注:「豪猶髦也……髦馬如馬,足四節皆有毛。」 ③才德、力量或威望出众的人。如:豪杰;文豪。《玉篇·豕部》:「豪,俊也。」《字彙·豕部》:「豪,英也。」《吕氏春秋·功名》:「人主賢,則豪桀歸之。」高誘注:「才過百人曰豪。」《鶡冠子·博選》:「德千人者謂之豪。」陸佃解:「此以獸之豪制名也。」《史記·田儋列傳》:「儋從弟田榮,榮弟田横,皆豪,宗彊,能得人。」《文子·上禮》:「智過十人謂之豪。」《三國志·魏志·吕布傳》:「君以千里之衆,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 ④统帅;首领。《玉篇·豕部》:「豪,帥也。」《史記·韓長孺列傳》:「雁門馬邑豪聶翁壹。」裴駰集解引張晏曰:「豪,猶帥也。」《漢書·趙充國傳》:「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顔師古注引孟康曰:「豪,帥長也。」漢陳琳《檄吴將校部曲文》:「軍入散關,則羣氐率服,王侯豪帥,奔走前驅。」《後漢書·西羌傳》:「諸羌見爰劒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為豪。」 ⑤豪放;豪迈。如:豪言壮语。《廣韻·豪韻》:「豪,豪俠。」《字彙·豕部》:「豪,俠也。」《史記·魏公子列傳》:「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三國志·魏志·吕布傳》:「劉備問(許)汜:『君言豪,寧有事邪?』」唐杜甫《壯遊》:「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宋陸游《睡起書事》:「京華豪飲釂千鍾,濯錦江邊怯酒濃。」 ⑥(气势)壮、大。《尉繚子·攻權》:「夫力弱故進退不豪,縱敵不擒。」宋陸游《雪夜》:「三更天地闇,雪急風愈豪。」茅盾《子夜》七:「奔马一样的豪雨也跟着就来。」 ⑦强横;横行。《古今韻會舉要·豪韻》:「豪,彊也。」《漢書·食貨志下》:「故大賈畜家不得豪奪吾民矣。」顔師古注:「豪謂輕侮之也。」周壽昌補注:「豪,强也。豪奪猶言强奪。」唐柳宗元《童區寄傳》:「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賣之。」宋蘇舜欽《太子太保韓公行狀》:「郡有公校李甲者,豪於里中,誣其兄之子為他姓,賂里嫗之貌類者,使奪以為己子。」清魏源《秦中雜感》之十二:「霜深鉅壑龍蛇蟄,秋老長林虎豹豪。」 ⑧奢侈;豪华。《世説新語·汰侈》:「石崇與王愷争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梁書·賀琛傳》:「今之燕喜,相競誇豪,積果如山岳,列肴同綺繡。」 ⑨旧指有钱有势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如:土豪。《管子·輕重甲》:「故遷封食邑,富商蓄賈,積餘藏羨,跱蓄之家,此吾國之豪也。」晋左思《蜀都賦》:「三蜀之豪,時來時往。養交都邑,結儔附黨,劇談戲論,扼腕抵掌,出則連騎,歸從百兩。」唐柳宗元《童區寄傳》:「是兒少秦武陽二歲,而討殺二豪,豈可近耶!」宋王安石《次韻舍弟常州官舍應客》:「桑麻祇欲求三畝,勢利誰能筭一豪?」 ⑩号哭。后作「嚎」。《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戰城南》:「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⑪方言。撅。《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一看,張太太早已豪着屁股,上了臺階兒。」 ⑫同「崤」。山名。《史記·太史公自序》:「穆公思義,悼豪之旅。」司馬貞索隱:「豪即崤之異音。」 ⑬通「毫」。 ⑭姓。《正字通·豕部》:「豪,姓。豪彦,乾道中進士;明豪英,天順中宜都知縣。」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