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着 |
释义 | 着 (一)zhuó ①穿。唐李白《贈歷陽褚司馬》:「先同稚子舞,更着老萊衣。」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二:「(黄)巢髠髮為僧,題詩自賛,有『鐵衣着盡着僧衣』之句。」元馬彦良《一枝花·春雨》:「穿一領布衣,着一對草履。」 ②接触;挨上。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此理本常理,但異端説得黏皮着骨。」元關漢卿《普天樂·崔張十六事》:「這衫兒穿的着皮肉。」明周履靖《羣物奇制·果子》:「勿令相着,經年不爛。」 ③使接触别的事物或附在别的事物上。如:着色;着墨。元杜仁傑《耍孩兒·莊家不識构闌》:「滿臉石灰更着些黑道兒抹。」元于伯淵《點絳脣·油葫蘆》:「着粉呵則太白,施朱呵則太紅。」 ④下落。如:找寻无着。 ⑤带有。元佚名《氣英布》第四折:「虚裏着實,實裏着虚。」元貫雲石《清江引·詠梅》:「未曾着子時,先釀調羹味。」 ⑥在。唐元稹《定僧》:「落魄閑行不着家,徧尋春寺賞年華。」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一:「每日價疎散不曾着家。」元姚守中《粉蝶兒·牛訴冤》:「閃得我醜屍不着墳墓。」 ⑦值得。元曾瑞《留鞋記》楔子:「則做我銅錢不着。」 ⑧要,得。元張養浩《天净沙》:「更着十年試看。」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没衣穿便着凍死。」 ⑨关切;体贴。元吴昌齡《張天師》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三折:「怎想他知疼着痒。」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結知心朋友着疼熱。」 ⑩注重。元汪元亨《沉醉東風·歸田》:「着意來尋安樂窩。」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一:「太皥司春,春工着意,和氣生暘谷。」 ⑪用;凭。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一:「着甚消磨永日?」元王修甫《八聲甘州》:「似恁這般愁,着甚相熬?」《醒世恒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如何着個道理和他説話?」 ⑫教;使。唐李白《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故人贈我我不違,着令山水含清暉。」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誰着你收拾下兩婦三妻。」元孫季昌《粉蝶兒·怨别》:「好着我淚眼羞觀,愁心倦聽。」 ⑬命令,多用于旧时公文中。如:着即施行。 ⑭纵有,即使有。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三:「着一萬箇文君,怎比鶯鶯?」 (二)zhāo ①放置。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萬卷書從何處着?」元薛昂夫《一枝花·贈小園春》:「花瓣兒隨手着流水。」明周履靖《羣物奇制·衣服》:「鞋中着樟腦,去脚滊。」 ②下棋落子。宋周密《齊東野語·賈相壽詞》:「算當日枰棊如許,争一着吾其袵左。」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凡來着者,皆饒一先。」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嘆世人用盡千般計,笑時人倚盡十分勢,看高人着盡一枰棋。」 ③计策;手段。如: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元劉時中《殿前歡·道情》:「此一着誰參破。」 ④表示同意的答词。如:着,就这么办;着,你说得对。 (三)zháo ①受到。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我是個夢醒人,怎好又着他魔。」元周文質《蝶戀花·悟迷》:「着迷本是伊之禍,辜恩非是咱之過。」茅盾《子夜》十一:「一定是韩孟翔这小子着了你的骗!」 ②觉得;感到。元康進之《李逵負荆》第一折:「我自嫁我的女孩兒,為此着惱。」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只見他越尋思越着昏,敢三魂失了二魂。」《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老大着忙,暗暗叫苦。」 ③对,得当。宋王道父《山歌》:「種田不收一年辛,取婦不着一生貧。」《水滸傳》第十六回:「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賊人劫將去了。」 ④中,恰好合上。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折:「我如今不先下手,倒着他道兒。」元李致遠《還牢末》楔子:「正是虎着重箭難展爪,魚經鐵網怎番身。」元佚名《千里獨行》第二折:「你當日逞英雄與曹操做敵頭,則被倒空營俺着他機彀。」 ⑤燃,发光。如:点着了;电灯着了。明馬歡《瀛涯勝覽·蒲剌加國》:「打麻兒香……火燒即着。」明周履靖《羣物奇制·文房》:「櫟炭灰成花燒之,有墨處着,無墨處不着。」 ⑥入睡。如:躺下就着了。宋王明清《揮麈録餘話》卷二:「良久問道:『你早睡也,那你睡得着?』」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睡不着,如翻掌。」元馬致遠《喬牌兒·碧玉簫》:「為甚石崇睡不着?陳摶常睡着。」 ⑦助词。用在动词后,表示目的或效果。如:拿得着;看不着。元張養浩《朝天曲》:「自劾,退歸,用不着風雲氣。」巴金《寒夜》十八:「我走我的路!你管不着!」 (四)zhe 助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