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眚 |
释义 | 眚 《説文》:「眚,目病生翳也。从目,生聲。」 shěng 《廣韻》所景切,上梗生。耕部。 ①眼睛生翳。《説文·目部》:「眚,目病生翳也。」沈濤古本考:「《集韻》云:目障病也。」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眚,今謂目病生點曰眚。」宋陸游《歲暮風雨》:「眼眚燈生暈,衣弊蝨可捫。」清王士禛《誥封中大夫伊公墓誌銘》:「不哭神傷,遂患目眚。」又泛指病症。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九:「眚,病也。」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目部》:「眚,目病謂之眚,引申為凡病之偁。」《漢書·外戚傳下·馮昭儀》:「孝王薨,有一男,嗣為王,時未滿歲,有眚病。」顔師古注:「蘇林曰:『名為肝厥,發時唇口手足十指甲皆青。』」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如市,果見一人牽馬求售者,眚在左股。」清王士禛等《説餅聯句》:「勿驚食單富,坐成腹負眚。」又疾苦。《文選·張衡〈東京賦〉》:「勤恤民隱,而除其眚。」李善注引薛綜曰:「眚,病也。言有隱痛不安者,今憂恤之也。」 ②日月之蚀。五代徐鍇《説文繫傳·目部》:「眚,《春秋左傳》曰『日月之眚』謂日月有蝕若目有翳也。」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目部》:「眚,灝謂災眚之義即由此引申。」《左傳·莊公二十五年》:「非日月之眚,不鼓。」杜預注:「眚,猶災也。月侵日為眚。」《契丹國志·天祚紀中》:「保大元年春,日有眚,忽青黑無光,其中洶洶而動,若鉟金而湧。」 ③过失;罪孽。《廣韻·梗韻》:「眚,過也。」《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孔傳:「眚,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杜預注:「眚,過也。」清洪昇《長生殿·情悔》:「今夜呵,懺愆尤,陳罪眚,望天天高鑒,宥我垂證明。」 ④灾异。《廣韻·梗韻》:「眚,災也。」《易·訟》:「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户無眚。」陸德明釋文引馬(融)云:「眚,災也。」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廉夫)見板閣上有黑物……蓋幽房曲室,多鬼魅所藏,黑物殆眚物之未成者。」 ⑤败,损坏。《易·説卦》:「其於輿也,為多眚。」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眚,敗也。」唐盛均《真龍對》:「曰妖而怪,所以幽王眚身,子産不禮焉,率假物矣。」《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蒜有百利,独眚于目;茶有百害,惟利于目。」 ⑥消瘦;削弱。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九:「眚,瘦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賈公彦疏:「眚瘦其他,使不得强大也。」《新唐書·隱逸傳·武攸緒》:「晚年肌肉銷眚,瞳有紫光。」 ⑦赦免。《字彙·目部》:「眚,赦也。」《魏書·源賀傳附源懷》:「時有詔,以姦吏犯罪,每多逃遁,因眚乃出,並皆釋然。」五代莊宗《平汴州大赦德音》:「將宏濟於艱難,宜特行於眚宥。」 ⑧通「省」。减省。《釋名·釋天》:「眚,省也。」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目部》:「眚,又假為減省之省。」《周禮·地官·大司徒》:「七曰眚禮。」鄭玄注:「眚禮,謂殺吉禮也。」賈公彦疏:「謂吉禮之中,眚其禮數。」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