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怍 |
释义 | 怍 《説文》:「怍,慙也。从心,作省聲。」段玉裁依小徐本改作「从心,乍聲」。 (一)zuò 《廣韻》在各切,入鐸從。鐸部。 ①惭愧;羞惭。《説文·心部》:「怍,慙也。」《論語·憲問》:「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何晏集解引馬融曰:「怍,慙也。」《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沈。」 ②面色改变。《玉篇·心部》:「怍,顔色變也。」《管子·弟子職》:「危坐鄉師,顔色毋怍。」尹知章注:「謂變其容皃。」《禮記·曲禮上》:「將即席,容毋怍。」鄭玄注:「怍,顔色變也。」《宋書·范曄傳》:「仍以手擊曄頸及頰,曄顔色不怍。」 (二)zhà 《集韻》助駕切,去禡崇。 〔㤉怍〕见「㤉」。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