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得 |
释义 | 得 《説文》:「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聲。䙷,古文省彳。」罗振玉《增定殷虚書契考釋》:「(甲骨文)从又持貝,得之意也。或增彳。許書古文从見,殆从貝之譌。」 (一)dé 《廣韻》多則切,入德端。職部。 ①得到;获得。与「失」相对。《説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玉篇·彳部》:「得,獲也。」《易·乾》:「知得而不知喪。」《詩·周南·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宋范成大《後催租行》:「賣衣得錢都納却。」又指收获;心得。漢鼂錯《論貴粟疏》:「(商賈)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②贪得。《論語·季氏》:「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得,貪得。」 ③采用;采取。《吕氏春秋·順説》:「今大王萬乘之主也,富貴無敵,而好衣民以甲,臣弗得也。」高誘注:「得,猶取也。」 ④相遇;遇到。《史記·匈奴列傳》:「單于久不與其大衆相得,其右谷蠡王以為單于死,乃自立為單于。」唐柳宗元《童區寄傳》:「逃未及遠,市者還,得童大駭。」宋王安石《贈張康》:「昔在歷陽時,得子初江津。」 ⑤控制;驾驭。《韓非子·孤憤》:「重人也者,無令而擅為,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為重人也。」《後漢書·郅惲傳》:「臣聞夫婦之好,父不能得之於子,況臣能得之於君乎?」李賢注:「得,猶制御也。」 ⑥便利;有利。《吕氏春秋·淫辭》:「昔吾所亡者,紡緇也。今子之衣,襌緇也。以襌緇當紡緇,子豈不得哉?」高誘注:「得,猶便也。」 ⑦投合;投契。《字彙·彳部》:「得,又合也,人相契合曰相得。」《左傳·桓公六年》:「少師得其君。」唐白居易《贈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難。」《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賓主甚是相得。」 ⑧适合;适当。《周禮·考工記·輪人》:「直以指牙,牙得,則無槷而固。」鄭玄注:「得謂倨句鑿内相應也。」賈公彦疏:「以輻直者為倨,以牙曲者為句,輻牙雖有佝句,至於鑿内必正,正則為得,得則若無槷而牢固也。」《禮記·郊特牲》:「陰陽和而萬物得。」鄭玄注:「得,得其所。」《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大伯子許多年紀,如今説親,説什麽人是得?」引申为恰好;正好。《水滸全傳》第十七回:「得他的丈夫歸來得早,見了洒家這般模樣,又看了俺的禪杖戒刀吃驚,連忙把解藥救俺醒來。」 ⑨晓悟;了解。《韓非子·外儲説左下》:「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鄴,今臣得矣,願請璽,復以治鄴。」《禮記·樂記》:「禮得其報則樂。」鄭玄注:「得謂曉其義,知其吉凶之歸。」宋蘇軾《答黄魯直書》:「見足下之詩文愈多,而得其為人益詳。」 ⑩完成。《紅樓夢》第十六回:「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明日就得。」《老殘遊記》第十二回:「霎時間,翠環道:『墨得了,儜寫罷。』」老舍《骆驼祥子》十五:「一切讲好,她自己赶了身红绸子的上轿衣;在年前赶得,省得不过破五就动针。」 ⑪足;满足。《禮記·王制》:「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鄭玄注:「得,猶足也。」《史記·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茅盾《子夜》六:「在这批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⑫及;到。《吴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宋李清照《聲聲慢》:「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古今小説·吴保安棄家贖友》:「那三年中,教訓天祐經書,得他學問精通,方好出仕。」 ⑬可;能够。《論語·述而》:「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淮南子·主術》:「孕育不得殺,𪆪卵不得探,魚不長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唐李白《江夏行》:「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 ⑭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也得,也得,我與你説去。」老舍《骆驼祥子》九:「得,咱们二十七见,不见不散。」又《龙须沟》第三幕第一场:「得,得,先别拌嘴。」 ⑮副词。 ⑯通「德」。《易·剥》:「君子得輿,民所載也。」陸德明釋文:「京作『德輿』,董作『德車』。」《荀子·解蔽》:「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俞樾平議:「古得、德字通用。」《漢書·項籍傳》:「羽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户,吾為公得。』」按:《史記·項羽本紀》作「德」。 (二)děi(旧读dé) 《廣韻》多則切,入德端。 必须;应该。《史記·滑稽列傳》:「得更求好女,後日送之。」漢曹操《軍令》:「其欲試調弓弩者,得張之,不得著箭。」宋王禹偁《長洲縣令廳記》:「井田車賦,得均其輕重;刑罰教令,得濟其寬猛。」《紅樓夢》第九十四回:「這件事還得你去,才弄的明白。」 (三)de 助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