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齲 |
释义 | 齲〔龋〕 《説文》:「𤘐,齒蠹也。从牙,禹聲。齲,𤘐或从齒。」桂馥義證:「禹,蟲也。故文从禹。」 qǔ 《廣韻》驅雨切,上麌溪。魚部。 ①齿病。即蛀牙,俗称虫牙。《釋名·釋疾病》:「齲,齒朽也,蟲齧之齒缺朽也。」《集韻·噳韻》:「齲,齒蠹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三國魏嵇康《難自然好學論》:「襲章服則轉筋,譚禮典則齒齲。」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二:「冢灰傳漏,啄木愈齲。」 ②龋齿,即蛀齿。《淮南子·説山》:「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脣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 ③启貌。《洪武正韻·語韻》:「齲,啟貌。」《續漢書·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糚、墮馬髻、折要步、齲齒笑。……齲齒笑者,若齒痛,樂不欣欣。」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