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谰〕

《説文》:「讕,怟讕也。从言,闌聲。譋,讕或从閒。」段玉裁王筠句讀本作「抵讕也」。按:姚文田嚴可均《説文校議》认为《説文》无「怟」字,作「怟」误。

lán 《廣韻》落干切,平寒來。又落旱切,郎旰切。元部。

①抵赖。《説文·言部》:「讕,抵讕也。」段玉裁注:「各本作詆,誤。抵讕,猶今俗語抵賴也。」《漢書·梁懷王劉揖傳》:「王陽病抵讕,置辭驕嫚,不首主令,與背畔亡異。」《新唐書·張亮傳》:「讕辭曰:『囚等畏死,見誣耳。』」

②诬赖,诬陷。《玉篇·言部》:「讕,誣言相加被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詰其名實,觀其離合,則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讕已。」王道焜注:「讕,誣言相加。」鲁迅《书信·致李秉中(一九三一年二月四日)》:「小报记者盛造谰言。」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6: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