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讓 |
释义 | 讓〔让〕 《説文》:「讓,相責讓。从言,襄聲。」 ràng 《廣韻》人樣切,去漾日。陽部。 ①责备。《説文·言部》:「讓,相責讓。」《小爾雅·廣義》:「詰責以辭謂之讓。」《左傳·僖公五年》:「夷吾訴之,公使讓之。」杜預注:「讓,譴讓之。」《史記·齊太公世家》:「魯人以為讓,而齊襄公殺彭生以謝魯。」司馬貞索隱:「讓,猶責也。」《新唐書·哥舒翰傳》:「翰以書招諸將,諸將皆讓翰不死節。」又方言。骂人。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謂駡人曰讓。俗作嚷。」 ②谦让;辞让。《玉篇·言部》:「讓,謙讓。」《書·堯典》:「(堯)允恭克讓,光被四表。」《莊子·達生》:「田子无讓,寡人願聞之。」成玄英疏:「讓,猶謙也。」《淮南子·道應》:「許由讓天下而弗受。」《論衡·治期》:「讓生於有餘,争起於不足。」 ③避让;退让。《廣韻·漾韻》:「讓,退讓。」《集韻·漾韻》:「讓,退也。」《孫臏兵法·威王問》:「威王曰:『敵衆我寡,敵强我弱,用之奈何?』孫子曰:『命曰讓威。』」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孔目云〕姐姐看我面,讓他幾句。〔搽旦云〕他是那個,我讓他。」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但一看见他们,却还是照例的让路。」 ④邀请。《儒林外史》第十回:「兩公子見這般説,竟不違命,當下讓到書房裏。」《紅樓夢》第十一回:「别的一家子爺們被璉二叔並薔大爺都讓過去聽戲去了。」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⑤推辞,拒绝。《楚辭·九章·懷沙》:「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王逸注:「讓,辭也。」唐王勃《上劉右相書》:「江海不讓纖流,所以存其廣。」 ⑥把好处让予别人。《吕氏春秋·行論》:「堯以天下讓舜。鮌為諸侯。」高誘注:「讓,猶予也。」《後漢書·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父昌,讓田宅財産數百萬與異母弟。」 ⑦推举;推崇。元李致遠《還牢末》楔子:「哥哥三打祝家莊身亡之後,衆兄弟讓我為頭領。」《水滸全傳》第四十九回:「當州裏的獵户們都讓他第一。」 ⑧容忍;容许。《水滸全傳》第七回:「林冲不合喫着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鏡花緣》第九回:「這些野獸就讓嘴饞好吃,也不能吃得顆粒無存。」鲁迅《书信·致山本初枝(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即使去,恐怕也不会让我上陆。」 ⑨不及;亚于。《宋史·太祖紀贊》:「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於漢、唐,蓋無讓焉。」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二折:「我不讓姜子牙興周的顯戰功。」《紅樓夢》第五十五回:「幾件事過手,漸覺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 ⑩古代一种礼节仪式。举手平衡状。《儀禮·聘禮》:「賓入門皇,升堂讓。」鄭玄注:「讓謂舉手平衡也。」 ⑪一种祭祀的名称,古指王侯祭山川。《字彙·言部》:「讓,王侯祭山川曰讓,王侯功不敢當,故讓於山川。」 ⑫大便郁积不通而又泻水。《急就篇》:「消渴歐逆欬懣讓。」顔師古注:「讓,大便節藴積而利也。」 ⑬以一定代价将东西的所有权转给他人。如:出让;转让;让一部分机器给你们。 ⑭介词。在被动式里引进主动者,相当于「被」。如:行李让雨给淋了;山让铲平;书让弄坏。 ⑮通「攘(rǎng)」。窃取。《管子·君臣下》:「治斧鉞者,不敢讓刑;治軒冕者,不敢讓賞。」俞樾平議:「兩讓字並當讀攘竊之攘,言不敢攘竊刑賞之權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