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譚 |
释义 | 譚〔谭〕 tán 《廣韻》徒含切,平覃定。又徒感切。侵部。 ①宏大;广大。《玉篇·言部》:「譚,大也。誕也。」《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富恭有本能圖,修業居久而譚。」王聘珍解詁:「《廣韻》:『譚,大也。』業安於久而自大也。」 ②绵延相及。《管子·侈靡》:「不稱而祀譚,次祖。犯詛渝盟,傷言。」尹知章注:「譚,延也。國敗絶祀之事,延及次祖。」 ③连接;附着。《玉篇·言部》:「譚,著也。」《文選·成公綏〈嘯賦〉》:「怫鬱衝流,參譚雲屬。」李善注:「譚,猶著也。」 ④通「談」。称说,谈论。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謙部》:「談,語也。字亦作譚。」《莊子·則陽》:「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於王?』」陸德明釋文:「譚,本亦作談。」成玄英疏:「譚,猶稱説也。」《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宋辛棄疾《千秋歲·為金陵史致道留守壽》:「金湯生氣象,珠玉霏譚笑。」鲁迅《彷徨·伤逝》:「我们只在灯下对坐的怀旧谭中,回味那时冲突以后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乐趣。」 ⑤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公元前684年为齐所灭。《春秋·莊公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杜預注:「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 ⑥姓。《廣韻·覃韻》:「譚,姓。漢有河南尹譚閎。」《通志·氏族略二》:「譚氏,子爵。(莊)公十年,齊滅之。今齊州歷城有古譚城。子孫以國為氏。《急就章》漢有譚平定。巴南六姓有譚氏,盤瓠之後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