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譏 |
释义 | 譏〔讥〕 《説文》:「譏,誹也。从言,幾聲。」杨树达《積微居小學述林》:「幾聲字有微小之義……幾又少不足之義。」「譏,从言、从幾者,謂言微少不足,故為非也。」 jī 《廣韻》居依切,平微見。微部。 ①讥刺;谴责。《説文·言部》:「譏,誹也。」段玉裁注:「譏之言微也,以微言相摩切也。」《廣雅·釋言》:「譏,譴也。」又:「譏,怨也。」王念孫疏證:「怨與譏、刺同意。」《左傳·隱公元年》:「稱鄭伯,譏失教也。」《公羊傳·隱公二年》:「外逆女不書,此何以書?譏!」何休注:「譏,猶譴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宋史·岳飛傳》:「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 ②进谏;规劝。《廣雅·釋詁四》:「譏,諫也。」《楚辭·天問》:「遷藏就歧何能依?殷有惑婦何所譏?」王逸注:「譏,諫也。」 ③稽查;盘问。《廣雅·釋詁二》:「譏,問也。」《孟子·公孫丑上》:「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悦,而願出於其路矣。」《禮記·王制》:「關執禁以譏,禁異服,識異言。」鄭玄注:「譏,呵察。」唐温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市義虚焚券,關譏謾棄繻。」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