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謷 |
释义 | 謷 《説文》:「謷,不肖人也。从言,敖聲。一曰哭不止,悲聲謷謷。」按:段玉裁注本依《韻會》改作「不省人言也」。 (一)áo 《廣韻》五勞切,平豪疑。又五交切。宵部。 ①不省人言。《説文·言部》:「謷,不省人言也。」段玉裁注:「省,各本作肖,今正;言字依《韻會》補。」 ②诋毁。《吕氏春秋·懷寵》:「謷醜先王,排訾舊典。」陈奇猷校釋:「醜,耻也。『排』當係『誹』字形近而誤。『誹訾』與『謷醜』對文。」《新序·善謀》:「有獨知之慮者,必見謷於民。」《清史稿·蒯光典傳》:「諸生不樂受約束,輒相訾謷,歲餘謝職歸。」 ③哭不止;众口愁怨声。《説文·言部》:「謷,哭不止,悲聲謷謷。」 (二)ào 《廣韻》五到切,去号疑。宵部。 ①高大貌。《莊子·德充符》:「謷乎大哉,獨成其天。」成玄英疏:「謷,高大貌也。」又《大宗師》:「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 ②甚。《正字通·言部》:「謷,謷有甚意,今楚黄人謂事之甚者曰謷。」 ③通「傲」。骄傲;轻慢。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小部》:「謷,叚借為傲。」《莊子·天地》:「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謷然不顧。」唐劉禹錫《遊桃源一百韻》:「謷然不屑意,元氣貯肝膈。」《新唐書·周墀傳》:「宿將暴謷不循令者,墀命鞭其背,一軍大治。」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