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谕〕

《説文》:「諭,告也。从言,俞聲。」嚴章福校議議:「《史記·朝鮮傳》索隱引作『曉也』。余謂大『告』字必非無本,疑『諭』下當作『告曉也』。」

(一)yù 《廣韻》羊戍切,去遇以。魚部。

①明白;理解。《廣雅·釋言》:「諭,曉也。」《荀子·儒效》:「其言多當矣,而未諭也。」《漢書·翼奉傳》:「萬事雖衆,何聞而不諭。」白居易《新樂府序》:「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

②告知;使理解。《説文·言部》:「諭,告也。」《韓非子·解老》:「中心懷而不諭,故疾趨卑拜而明之。」《淮南子·氾論》:「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史記·項羽本紀》:「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世説新語·規箴》:「(謝)敦又稱疾不朝,曰……」

③旧时用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也特指皇帝的诏令。如:面谕;圣谕。《漢書·南粤王趙佗傳》:「故使馳諭告王朕意。」《北史·長孫平傳》:「上遣持節宣諭,令其和解。」孔尚任《桃花扇·修札》:「若肯發一手諭,必能退却。」《明史·太祖紀二》:「諭曰:『天下始定,民財力俱困,要在休養安息。』」

④告诫的言辞。束晳《玄居釋》:「未敢聞子之高諭。」《顔氏家訓·序致》:「止凡人之鬭鬩,則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

⑤譬喻;比拟。《玉篇·言部》:「諭,譬也。」《戰國策·齊策四》:「請以市諭:市,朝則滿,夕則虚,非朝愛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晋書·石勒傳》:「雖自古名將,未足為諭。」錢謙益《徐元嘆詩序》:「宣己諭物,言志之方也。」

⑥表明。《韓非子·解老》:「禮者,外節之所以諭内也。」陈奇猷集釋:「猶言禮者,形于外之節行以表明内心之意。」《吕氏春秋·離謂》:「言者,以諭意也。言意相離,凶也。」《淮南子·主術》:「衰絰菅屨,辟踊哭泣,所以諭哀也。」高誘注:「諭,明。」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必勞申諭,乃得悦服。」

⑦谏。《廣雅·釋詁四》:「諭,諫也。」《韓非子·解老》:「衆人之輕棄道理而易忘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故諭人曰:『孰知其極!』」

⑧姓。《通志·氏族略五》:「氏,又音樹。望出南昌。《姓苑》云:南昌喻氏東晋喻歸,撰《西河記》三卷。又有喻氏,今喻氏多作諭氏。」

(二)tǒu 《玉篇》他口切。

诱导;引诱。《玉篇·言部》:「諭,誘也。」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1: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