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论〕

《説文》:「論,議也。从言,侖聲。」段玉裁注:「論以侖會意……當云从言、侖,侖亦聲。」

(一)lùn 《廣韻》盧困切,去慁來。又盧昆切。諄部。

①分析,说明事理。《説文·言部》:「論,議也。」段玉裁注:「凡言語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書·周官》:「兹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三國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也。」鲁迅《伪自由书·前记》:「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②衡量;评定。《商君書·禁使》:「賞隨功,罰隨罪,故論功察罪,不可不審也。」《吕氏春秋·論人》:「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高誘注:「論,猶論量也。」《禮記·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鄭玄注:「論,謂考其德行道藝。」《南史·茹法亮傳》:「内外要職及郡丞尉,皆論價而後行。」

③定罪。《洪武正韻·真韻》:「論,決罪曰論。」《史記·孝文本紀》:「今犯法已論,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産坐之,及為收帑,朕甚不取。」《後漢書·魯丕傳》:「坐事下獄,司寇論。」李賢注:「决罪曰論。」白居易《重賦》:「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鲁迅《坟·看镜有感》:「他竟论了大辟,可是没有杀,放归,死于途中了。」

④推知。《荀子·解蔽》:「坐於室而見四海,處於今而論久遠。」《吕氏春秋·審應》:「違不肖,過不肖,而自以為能論天下之主乎?」《淮南子·説山》:「以小明大,以近論遠。」高誘注:「論,知也。」

⑤陈述;叙说。《廣韻·魂韻》:「論,説也。」《淮南子·脩務》:「書傳之微者,唯聖人能論之。」高誘注:「論,叙也。」《文選·張衡〈西京賦〉》:「衆形殊聲,不可勝論。」李善注引薛綜曰:「論,説也。」《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回:「對席有個老者,便請會茶,閑口論閑話。」

⑥顾及;考虑。李斯《諫逐客書》:「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者去,為客者逐。」李賀《公莫舞歌》:「王今日須印,絶臏刳腸臣不論。」鲁迅《彷徨·祝福》:「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⑦凭借;倚仗。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想相如憑舌劍欺壓秦國,論胆量完璧而回,乃肱股忠烈之士。」佚名《射柳捶丸》第四折:「不瞞天地説,論我的那武藝,那裏近的耶律萬户。」

⑧依据,按照。如:论斤;论件;论年纪我大,论技术他高。《史記·蕭相國世家》:「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汪琬《西山漁父詞》:「笒筲個個盛魚滿,一舸銀魚論斗量。」鲁迅《彷徨·祝福》:「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⑨言论;主张;学说。如:唯物论;方法论;崇论宏议。《論語·先進》:「論篤是與?」何晏集解:「論篤者,謂口無擇言。」邢昺疏:「所論説皆重厚。」《公孫龍子·跡府》:「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為守白之論。」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十六:「公(种師道)為都統制,論不與童貫合。」沈括《夢溪筆談·藥議》:「世俗似此之論甚多,皆謬説。」

⑩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即议论文。三國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文心雕龍·論説》:「論也者,彌綸羣言,而研經一理者也。」鲁迅《呐喊·狂人日记》:「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

释迦弟子解释经义、论辩法相的书籍,同「经」、「律」合称为「三藏」。「論藏」是梵语阿毗达摩藏的义译。《隋書·經籍志四》:「大業時,又令沙門智果,於東都内道場撰諸經目,分别條貫,以佛所説經為三部……又有菩薩及諸深解奥義、贊明佛理者,名之為論。」

⑫古气球名。一种运动用具。《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貪歡逐樂無時歇,打論樗蒲更不休。」陳元靚《事林廣記戊集》卷二:「論來得高,使花肩、和肩、倫北肩;論來得低,使虚蹬、蹋蹬;論來得淺,使魆搭、磨搭、抬頭搭;論來得深,使正騎、背騎、斜飛騎;論踢時四廂不背,論打後遠著人。」

⑬姓。《通志·氏族略四》:「氏,吐蕃大姓。禄東贊論欽陵欽陵贊婆,生弓仁。……論九齡,登科,華州人。」《萬姓統譜·元韻》:「論,吐番大姓。禄東贊之後。南北朝論叔達西秦將軍。論傪,左衛大將軍;論維明,檢校工部尚書、鄜坊節度使。」

(二)lún 《廣韻》力迍切,平諄來。諄部。

①《論語》的简称。南朝皇侃《論語義疏序》引劉向《别録》:「人所學謂之《魯論》,人所學謂之《齊論》,古壁所傳謂之《古論》。」《顔氏家訓·勉學》:「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二程全書·程氏遺書》卷十八:「學者先須讀《論》、《孟》,窮得《論》、《孟》,自有箇要約處,以此觀他經甚省力。」

②通「倫」。
伦次;条理。《釋名·釋典藝》:「論,倫也,有倫理也。」《晏子春秋·内篇諫下》:「且夫上正其治,下審其論,則貴賤不相踰越。」蘇輿校注:「論,讀為倫。倫,等也,言審其貴賤之等也。」《荀子·解蔽》:「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郝懿行注:「論,讀為倫。倫者,理也。」
道理。《禮記·王制》:「凡制五刑,必即天論。」鄭玄注:「論或為倫。」陸德明釋文:「論,音倫。理也。」

③通「掄」。选择。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屯部》:「論,叚借為掄。」《國語·齊語》:「權節其用,論比其材。」韋昭注:「論,擇也。」《荀子·王霸》:「君者,論一相,陳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觀其成者也。」楊倞注:「論,選擇也。」

④用同「掄(lūn)」。手臂用力旋动。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尉〕我怎扶持江山社稷,難論着鞭簡共楂槌。」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