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瘳 |
释义 | 瘳 《説文》:「瘳,疾瘉也。从疒,翏聲。」 (一)chōu 《廣韻》丑鳩切,平尤徹。又《集韻》憐蕭切。幽部。 ①病愈。《説文·疒部》:「瘳,疾瘉也。」徐鍇繫傳:「忽愈若抽去之也。」《書·説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詩·鄭風·風雨》:「既見君子,云胡不瘳。」朱熹注:「瘳,病癒也。」《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是夏,京師醴泉涌出,飲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治;治愈。宋徐鉉《稽神録拾遺·教坊樂人子》:「汝病食癥耳,吾能瘳之。」明劉基《田家》:「清心罷苞苴,養民瘳國脈。」 ②减损;损失。《國語·晋語二》:「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己也何瘳?」韋昭注:「瘳,猶損也。」唐李觀《上宰相安邊書》:「虜滋新謀,士失舊封,伊頃迄今,有加無瘳。」章炳麟《论亚洲宜自为唇齿》:「以为中国羸病,犁十年而仆,虽与日本结,其何瘳乎?」 (二)lù 《集韻》力竹切,入屋來。 ①病。《集韻·屋韻》:「瘳,病也。」 ②通「戮」。杀;害。《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四度》:「其主道離人理,處狂惑之立〔位〕處不吾〔悟〕,身必有瘳。」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