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疮〕

chuāng 《廣韻》初良切,平陽初。又《集韻》磢霜切。陽部。

①伤口;外伤。也作「創」。《玉篇·疒部》:「瘡,瘡痍也。古作創。」《廣韻·陽韻》:「創,《説文》曰:『傷也。』《禮》曰:『頭有創則沐。』今作瘡。」《金匱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北齊顔之推《還冤記》:「持刀者不能留意,遂斫數瘡,然後始絶。」《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周瑜)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於船上。」

②溃疡;疮疖。《集韻·唐韻》:「瘡,瘍也。」《素問·至真要大論》:「發熱耳聾目瞑,甚則胕腫血溢,瘡瘍咳喘。」《神農本草經·丹雄雞》:「雞子主除熱、火瘡、癎痙。」《政和證類本草·草部下品》:「五毒草,味酸、平,無毒。主癰疽惡瘡。」

③喻指痛苦。杜甫《壯遊》:「上感九廟焚,下憫萬人瘡。」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