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弇 |
释义 | 弇 《説文》:「弇,蓋也。从廾,从合。𢍔,古文弇。」朱駿聲通訓定聲:「古文从廾,从日在穴中。」段玉裁注:「《釋言》曰:弇,同也;弇,蓋也;此與『奄,覆也』,音義同。」 (一)yǎn 《廣韻》衣儉切,上琰影。又古南切。談部。 ①覆盖;遮蔽。《爾雅·釋天》:「弇日為蔽雲。」郭璞注:「即暈氣五彩覆日也。弇,掩。」《廣雅·釋詁二》:「弇,覆也。」《廣韻·琰韻》:「弇,蓋也。」《管子·八觀》:「塞其塗,弇其迹。」《墨子·耕柱》:「曰苟使我和,是猶弇其目而祝於叢社也。」 ②深;深邃。《吕氏春秋·孟冬紀》:「其器宏以弇。」高誘注:「宏,大;弇,深。」又《仲冬紀》:「君子齋戒,處必弇。」高誘注:「弇,深邃。」 ③器物上下狭小而中部宽大。《周禮·春官·典同》:「侈聲筰,弇聲鬱。」鄭玄注:「弇,謂中央寬也,弇則聲鬱勃不出也。」又《考工記·鳧人》:「薄厚之所震動,清濁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興,有説。」賈公彦疏:「由鍾口侈弇所興之聲亦有筰有鬱。」 ④窄;狭窄。《周禮·考工記·輿人》:「棧車欲弇,飾車欲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行及弇中,將舍。」杜預注:「弇中,狹道。」《農政全書·泰西水法上》:「鍊銅以為壺……其形楕圜,腹廣而上下弇之。」 ⑤狭隘。清趙翼《删改舊詩作》:「少日所得意,老去覺弇陋。」梁启超《变法通议》:「故后世恒有读书万卷,而下笔冗沓弇俗不足观者。」 ⑥承袭。《荀子·賦篇》:「法禹、舜而能弇迹者邪?」楊倞注:「弇,襲。」 ⑦同。《爾雅·釋言》:「弇,同也。」 (二)yān 《集韻》衣廉切,平鹽影。談部。 〔弇兹〕 (三)nán 《集韻》那含切,平覃泥。 姓。《集韻·覃韻》:「弇,姓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