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鹿 |
释义 | 鹿 《説文》:「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相似,从匕。」段玉裁注本作:「鳥、鹿足相比,从比。」按:甲骨文、金文「鹿」为象形字。 (一)lù 《廣韻》盧谷切,入屋來。屋部。 ①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鹿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毛多为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我国所产种类很多,有麝、麂、水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麋鹿、驼鹿、驯鹿、獐、麅等。《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宋梅堯臣《魯山山行》:「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这鹿有这么胖,杀它来吃,味道一定是不坏的。」 ②比喻政权或爵位。《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裴駰集解引張晏曰:「以鹿喻帝位也。」《晋書·石勒載記下》:「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當並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唐温庭筠《過五丈原》:「下國卧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又比喻掌权的人。《文選·揚雄〈解嘲〉》:「往昔周網解結,群鹿争逸。」李善注引服虔曰:「鹿,喻在爵位者。」 ③粗;粗劣。如:鹿裘;鹿车;鹿床;鹿布。《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七》:「晏子相景公,布衣鹿裘以朝。公曰:『夫子之家若此其貧也,是奚衣之惡也?』」《吕氏春秋·貴生》:「顔闔守閭,鹿布之衣而自飯牛。」《列子·天瑞》:「孔子遊於太山,見榮啓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杨伯峻集釋引沈濤曰:「鹿裘乃裘之麤者,非以鹿為裘也;鹿車乃車之麤者,非以鹿駕車也。」 ④粮仓。也作「廘」。《廣雅·釋宫》「廘,倉也」清王念孫疏證:「廘,通作鹿。《(國語·)吴語》:『囷鹿空虚』……《廣韻》引賈逵注云:『廘,庾也。』」《國語·吴語》:「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虚。」韋昭注:「員曰囷,方曰鹿。」 ⑤通「麓」。山脚。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需部》:「鹿,叚借為麓。」《易·屯》:「六三,即鹿無虞。」陸德明釋文:「鹿,王肅作麓。云:山足。」《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孔穎達疏引服虔注:「沙,山名。鹿,山足,林屬於山曰鹿。」按:《説文·林部》引作「沙麓崩」。 ⑥通「角(jué)」。古代酒器。《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君於是造立禮器,樂之音符鍾、磬、瑟、皷、雷、洗、觴、觚、爵、鹿、柤、梪。」清桂馥《札樸·金石文字·韓勑碑》:「鹿,角也。《韓詩説》:『四升曰角。』……鹿、角聲相近。」 ⑦姓。《廣韻·屋韻》:「鹿,姓。《風俗通》云:『漢有巴郡太守鹿旗。』」 (二)lǘ 《字彙補》龍珠切。 〔獨鹿〕即「屬鏤」。剑名。《荀子·成相》:「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楊倞注:「獨鹿與屬鏤同,本亦或作屬鏤,吴王夫差賜子胥之劍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