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桃 |
释义 | 桃 《説文》:「桃,果也。从木,兆聲。」 (一)táo 《廣韻》徒刀切,平豪定。宵部。 ①木名。桃,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毛茸。花可供观赏。果味甜,可供生食,也可加工成桃脯或罐头食品。核仁、花与干幼果可入药。《廣韻·豪韻》:「桃,果木名。」《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 ②桃树的果。《説文·木部》:「桃,果也。」《詩·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③桃花。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四:「桃李何處開,此花非我春。」 ④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如:胡桃;棉桃。 ⑤像桃花一样的颜色。古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唐賈至《贈薛瑶英》:「舞怯銖衣重,笑疑桃臉開。」唐崔塗《初識梅花》:「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杏臉桃腮,乘着月色,嬌滴滴越顯得紅白。」 ⑥桃花开放的时令。如:桃汛。《齊民要術·大小麥》:「大麥生於杏……小麥生於桃。」 ⑦地名。春秋鲁邑。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东北。《左傳·襄公十七年》:「齊侯伐我北鄙,圍桃。」 ⑧汉代水名。属涿郡。《漢書·地理志上》:「良鄉,侯國。垣水南東至陽鄉入桃。」 ⑨姓。《集韻·𩫕韻》:「桃,姓。」《萬姓統譜·豪韻》:「桃,望出山陽。見《姓苑》。周桃應,孟子時人。晋桃豹,石勒將。」 (二)tiāo 《集韻》他彫切,平蕭透。宵部。 长柄(勺)。《集韻·蕭韻》:「桃,長枋,可以持物於器中者。通作桃。」方成珪考正:「抒譌持,挑譌桃,據宋本及《類篇》正。」《儀禮·有司》:「司馬在羊鼎之東,二手執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鄭玄注:「桃謂之歃,讀如『或舂或抭』之抭。字或作桃者,秦人語也。」 (三)zhào 《集韻》直紹切,上小澄。 同「𤕷」。版。《集韻·小韻》:「𤕷,《博雅》:『版也。』或作桃。」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