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幕,帷在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从巾,莫聲。」

(一)mù 《廣韻》慕各切,入鐸明。鐸部。

①遮在上面的帷幔。《説文·巾部》:「幕,帷在上曰幕。」《玉篇·巾部》:「幕,覆上曰幕。」《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鄭玄注:「在旁曰帷,在上曰幕。」張華《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後園會》:「朱幕雲覆,列坐文茵。」周密《武林舊事·乾淳奉親》:「牡丹約千餘叢,各有牙牌金字,上張大樣碧油絹幕。」

②帐幕;篷帐。《廣雅·釋器》:「幕,帳也。」《左傳·莊公二十八年》:「人將奔桐丘,諜告曰:『幕有烏。』乃止。」杜預注:「幕,帳也。」《晋書·祖逖傳》:「遂入壘,拔戟大呼,直趣幕,軍士大亂。」杜甫《西山》:「風動將軍幕,天寒使者裘。」

③垂挂的帘幕。南朝鮑照《擬行路難十九首》之三:「文窗繡户垂綺幕。」温庭筠《更漏子》:「香霧薄,透簾幕,惆悵家池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他》:「秋风起了,快吹开那家窗幕。」又指舞台上的幕布。如:大幕;边幕;天幕。

④覆盖物体的织物。《説文·巾部》:「幕,覆食案亦曰幕。」《正字通·巾部》:「幕,凡覆物上者通謂之幕。」《左傳·昭公十三年》:「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使人守之。」《禮記·檀弓上》:「布幕,也;縿幕,也。」鄭玄注:「幕,所以覆棺上也。」

⑤「幕府」的简称。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晋書·郗超傳》:「可謂入幕之賓矣。」蘇軾《謝館職啓》:「是以一參賓幕,輒蹈危機。」宋犖《蘇門徵君孫鍾之先生》:「更入賢相幕。」又指在幕府任职的助理人员。《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不要説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一回:「馬二爺歷充立幕,這些規矩是懂得的。」《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寫封信給縣令,叫他趕緊辭了這個劣幕,另换妥人。」

⑥膜,人或动植物体内的薄皮形组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張守節正義:「以爪决其闌幕也。」崔豹《古今注·草木》:「胡國有蒜,十許子共為一株,籜幕裹之,名為胡蒜。」

⑦古代作战用的臂甲或腿甲。《史記·蘇秦列傳》:「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司馬貞索隱:「云:『謂以鐵為臂脛之衣。』」

⑧古代的一种头巾。趙彦衛《雲麓漫鈔》卷三:「幞頭之制,本曰巾,古亦曰折,以三尺皂絹向後裹髮。曰幕,後周武帝遂裁出四角,名曰幞頭。」

⑨外壳。《宋書·天文志一》:「天形穹隆如鷄子幕,其際周接四海之表,浮乎元氣之上。」

⑩指戏剧中按照剧情发展划分的段落。如:独幕剧;第一幕;第三幕第二场。

⑪覆盖;笼罩。《方言》卷十二:「幕,覆也。」《易·井》:「上六,井收,勿幕。」王弼注:「幕,猶覆也。」《莊子·則陽》:「解朝服而幕之。」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幕,覆也。」《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六》:「雪幕其頂。」王统照《沉思》:「从蒙胧的云影里稍稍露出一丝的月光,射在幕着雾的湖水上。」

⑫像网一样张开或缠绕。《釋名·釋衣服》:「幕,絡也。」又《釋牀帳》:「幕,幕絡也,在表之稱也。」《文選·左思〈蜀都賦〉》:「鷹犬倐眒,罻羅絡幕。」李善注引劉逵曰:「絡幕,施張之貌也。」

⑬暮。《爾雅·釋言》:「幕,暮也。」

⑭通「漠(mò)」。沙漠。《拾雅·釋地》:「沙土曰幕,亦曰磧。」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豫部》:「幕,叚借為漠。」《史記·匈奴列傳》:「(趙)信教單于益北絶幕。」裴駰集解:「應劭曰:『幕,沙幕,匈奴之南界。』曰:『沙土曰幕。』」《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匈奴北徙,幕南地空。」李賢注:「沙土曰幕,即今磧也。」

⑮姓。《通志·氏族略四》:「氏,《風俗通》:之後也。」

(二)màn 《集韻》莫半切,去换明。

①钱币的背面。《漢書·西域傳上》:「以金銀為錢,文為騎馬,幕為人面。」顔師古注引張晏曰:「錢文面作騎馬形,漫面作人面目也。」《史記·大宛列傳》「錢如其王面」司馬貞索隱引韋昭云:「幕,錢背也。」

②同「幔」。帐幕。《集韻·换韻》:「幔,《説文》:『幕也。』或作幕。」

③同「縵」。无花纹图案的缯帛。《集韻·换韻》:「縵,《説文》:『繒無文也。』通作幕。」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