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工 |
释义 | 工 《説文》:「工,巧飾也。象人有規榘也。與巫同意。𢀚,古文工从彡。」杨树达《積微居小學述林》:「工蓋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規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為巧飾,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蓋工即曲尺也。」 gōng 《廣韻》古紅切,平東見。東部。 ①曲尺。章炳麟《文始》六:「工有規榘之義,規榘皆與工雙聲。」杨树达《積微居小學述林·釋工》:「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蓋工即曲尺也。……蓋工與巨義本相同,以造文之次第論,初有工文,雙聲轉注,後復有巨。製字者以巨工同物,故即就工字之形為巨字,後人習用巨字,致曲尺之義為巨所獨據,工字之初義不明。」 ②工匠;工人。如:矿工;电工;女工。《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唐李白《化城寺大鐘銘》:「銅崇朝而山積,工不日而雲會。」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其实好的工农之中,并不随口骂人的多得很。」又指工人阶级。如:工农联盟;工农武装割据。 ③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書·益稷》:「工以納言,時而颺之。」孔傳:「工,樂官。」《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新唐書·禮樂志九》:「工四人,先二瑟,後二歌。工持瑟升自階,就位坐。」 ④官吏。《小爾雅·廣言》:「工,官也。」《書·堯典》:「允釐百工,庶績咸熙。」孔傳:「工,官也。」唐柳宗元《行路難三首》之二:「虞衡斤斧羅千山,工命採斫杙與椽。」清龔自珍《明良論四》:「内外臣工有大罪,則以乾斷誅之。」 ⑤精巧;精致。《説文·工部》:「工,巧飾也。」《廣雅·釋詁三》:「工,巧也。」《戰國策·魏策三》:「此非兵力之精,非計之工也。」唐韓愈《荆潭唱和詩序》:「讙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怪道我常弄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又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 ⑥擅长;善于。《韓非子·五蠹》:「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隋書·突厥傳》:「世居金山,工於鐵作。」茅盾《子夜》八:「『笑面虎』而工于划算的他,就准备让他的佃户欠一年租。」 ⑦技巧;工夫。如:武工;唱工。唐李白《訪道安陵遇蓋寰留贈》:「為我草真籙,天人慙妙工。」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徐)熙之子乃效諸黄之格,更不用墨筆,直以彩色圖之,謂之『没骨圖』,工與諸黄不相下。」 ⑧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手工劳动。《管子·問》:「處女操工事者幾何人?」 ⑨工程。如:施工;工期。清林則徐《豫東黄河凌汛安瀾摺》:「遵照舊章,於正月下旬興工。」 ⑩工业。如:化工。 ⑪工作情况(包括工作量、出勤率等)。如:记工。 ⑫量词。 ⑬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遼史·樂志》:「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宋石正倫《漁家傲》:「貪聽新聲翻歇指。工尺字,窗前自品瓊簫試。」清陳澧《聲律通考》卷一:「工字為角。」 ⑭通「功」。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豐部》:「工,叚借為功。」《書·臯陶謨》:「天工人其代之。」《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⑮通「公」。清朱珔《説文叚借義證》卷九:「《詩·靈臺》『矇瞍奏公』毛傳:『公,事也。』《楚辭章句》引作『奏工』,是以工為公之假借。」 ⑯姓。《萬姓統譜·東韻》:「漢工里彈。宋工稑,大觀人,成都進士。」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