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嶢 |
释义 | 嶢〔峣〕 《説文》:「嶢,焦嶢,山高皃。从山,堯聲。」 yáo 《廣韻》五聊切,平蕭疑。宵部。 ①〔嶢嶢〕也作「嶤嶤」。高貌。《廣雅·釋訓》:「嶢嶢,危也。」《白虎通·號》:「堯,猶嶤嶤也,至高之貌。」《楚辭·九思·守志》:「陟玉巒兮逍遥,覽高岡兮嶢嶢。」原注:「嶢嶢,特高也。」《漢書·揚雄傳上》:「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虖疆度。」顔師古注:「嶢嶢,高貌。」《文選·曹植〈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李周翰注:「嶢嶢,高貌。」 ②高;高远。《文選·張衡〈西京賦〉》:「正紫宫于未央,表嶢闕於閶闔。」李善注:「嶢者,言高遠也。」 ③关名。在今陕西省商州区西北。《後漢書·杜篤傳》:「關函守嶢,山東道窮。」李賢注:「嶢謂山之關也,在藍田南,故武關之西。」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