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繫 |
释义 | 繫〔系〕 《説文》:「繫,繫𦃇也。一曰惡絮。从糸,𣪠聲。」朱駿聲通訓定聲:「按:繫𦃇,迭韻連語,惡絮也。與絓略同,亦謂之牵離。」 xì ㊀(旧读jì)《廣韻》古詣切,去霽見。支部。 ①粗劣的絮。《説文·糸部》:「繫,繫𦃇也。一曰惡絮。」段玉裁注:「一曰猶一名也。繫𦃇,讀如谿黎,疊韻字,音轉為縴𦃇。縴,苦堅切。《廣韻·十二齊》、《一先》皆曰『縴𦃇,惡絮』,是也。《釋名》曰:『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絮也。」 ②拴;系结。《廣韻·霽韻》:「繫,縛繫。」《國語·周語下》:「鑄之金,磨之石,繫之絲木。」韋昭注:「繫絲木以為琴瑟也。」唐鄭遂初《别離怨》:「繫書春雁足,早晚到雲中。」《天工開物·錘鍛》:「重千鈞者,繫巨艦于狂淵。」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头上系毛巾,腰上系皮带。」又悬挂。《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荀子·勸學》:「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晋書·周顗傳》:「顗不與(王導)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繫肘。』」 ③约束;羁绊。《玉篇·糸部》:「繫,約束。」漢賈誼《鵩鳥賦》:「愚士繫俗兮,窘若囚拘。」唐劉長卿《松江獨宿》:「久被浮名繫,能無愧海鷗?」清洪昇《長生殿·尸解》:「無拘無繫,煞甚逍遥。」 ④拘囚。《史記·孝文本紀》:「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詔獄逮徙繫長安。」《宋史·范正辭傳》:「會有言饒州多滯訟,選正辭知州事,至則宿繫皆決遣之。」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累及好人,無故繫獄。」 ⑤留意;挂念。《春秋繁露·二端》:「聖人能繫心於微而致之著也。」唐戎昱《題嚴氏竹亭詩》:「子陵棲遁處,堪繫野人心。」《儒林外史》第十六回:「科第取來,心只繫乎兩榜。」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 ⑥牵涉,关连。唐白居易《諭友》:「窮通各問命,不繫才不才。」宋歐陽修《送任處士歸太原》:「勝敗繫人謀,得失由廟算。」清彭光斗《六國論上》:「自亡者安往不得其亡,而豈繫秦之賂與不賂哉!」又依附;攀附。唐王維《春過賀遂員外藥園》:「水穿磐石透,藤繫古松生。」 ㊁《廣韻》胡計切,去霽匣。支部。 ①联缀;维系。《類篇·糸部》:「繫,聯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鄭玄注:「繫,聯綴也。」賈公彦疏:「謂王者於邦國之中立法,使諸侯與民相合耦而聯綴不使離散。」晋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别同異也。」《逸周書·作雒》:「南繫于洛水,北因于郟山。」孔晁注:「繫,因皆連接也。」《新唐書·元結傳》:「百姓轉徙,踵繫不絶。」 ②世系;系统。《周禮·春官·瞽矇》:「世奠繫。」鄭玄注:「世奠繫,謂帝繫,諸侯卿大夫世本之屬是也。」《史記·五帝本紀》:「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③系东西的带子或绳子。《儀禮·士喪禮》:「著組繫。」鄭玄注:「組繫為可結也。」賈公彦疏:「以四角有繫,於後結之,故有組繫也。」《韓非子·外儲説左下》:「文王伐崇,至鳳黄虚,韈繫解,因自結。」 ④《易》的《繫辭》的简称,是《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即《十翼》的两篇。其内容主要是解释爻卦,说明哲理。《廣韻·霽韻》:「繫,《易》之《繫辭》。」《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説卦》、《文言》。」張守節正義:「《易正義》云:『《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於爻卦之下。分為上下篇者,以简編重大,是以分之。』又言:『《繫辭》者,取綱系之義也。』」南朝梁王屮《頭陁寺碑文》:「然爻繫所筌,窮於此域。」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篇》:「至如彖、繫、風、雅、名、墨、農、刑,虎炳豹郁,彬彬君子。」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