鵂〔鸺〕 xiū 《廣韻》許尤切,平尤曉。又《集韻》巨救切。幽部。 〔鵂鶹〕 ⒈猫头鹰。又名怪鸱、鸱鸺、鵋䳢、钩鵅。羽毛暗褐色,有斑纹,头像猫,有毛角,目畏光,叫声难听。《玉篇·鳥部》:「鵂,鵂鶹。」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九:「鉤鵅,《爾雅》『恠鴟』。舍人曰:『謂鵂鶹也。』南陽名𪀊鵅,一名忌欺,晝伏夜行,鳴為恠也。」明謝肇淛《五雜組·物部一》:「梟、鴞、鵂鶹、鵋䳢、訓狐、貓頭,皆一物而異名,種類繁多。」《隋書·五行志下》:「開皇初,梁主蕭琮新起後,有鵂鳥集其帳隅。」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白日屋簷下,雙鳴鬭鵂鶹。」清顧炎武《禹陵》:「鵂鶹呼冢柏,蝙蝠下祠燈。」清陳夢雷《海門行》:「太陰壓城營頭流,殘角無聲聽泣鵂。」 ⒉鸟类学特指鸱鸮科的横纹小鸮,形与猫头鹰的其他种类相似,但头无毛角,不甚畏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