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襢 |
释义 | 襢 (一)tǎn 《廣韻》徒旱切,上旱定。元部。 同「袒」。裸露。《玉篇·衣部》:「袒,肉袒也。或作襢。」《詩·鄭風·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陸德明釋文:「襢,本又作袒。」《禮記·喪大記》:「君為廬宫之,大夫士襢之。」鄭玄注:「襢,袒也,謂不障。」 (二)zhàn 《廣韻》知演切,上獮知。又陟扇切。 ①素雅,无文彩。《釋名·釋衣服》:「襢衣。襢,坦也。坦然正白無文采也。」 ②同「𧝑」。《玉篇·衣部》:「襢,同𧝑。」 ③衣貌。《廣韻·獮韻》:「襢,衣皃。」 (三)chán 《集韻》澄涎切,平仙澄。 〔𧘑襢〕单衣。《集韻·㒨韻》:「襢,𧘑襢,襌也。」 (四)zhān 《集韻》諸延切,平仙知。 同「旃」。《集韻·㒨韻》:「旃,《説文》:『旗曲柄也。所以旌表士衆。』引《周禮》『通帛為旃』。一曰之也。亦姓。或作襢。」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