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補 |
释义 | 補〔补〕 《説文》:「補,完衣也。从衣,甫聲。」 bǔ 《廣韻》博古切,上姥幫。魚部。 ①补缀衣服。《説文·衣部》:「補,完衣也。」《禮記·内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唐白居易《狂吟》:「補綻衣裳愧妻女,支持酒肉賴交親。」宋曾開國《摸魚兒·壽吴權州》:「胸中色線,待把衮衣補。」 ②修补一切破损的东西。《急就篇》:「鍼縷補縫綻紩緣。」顔師古注:「修破謂之補。」《禮記·月令》:「(孟秋之月)修宫室,壞牆垣,補城郭。」宋葉適《葉嶺書房記》:「補樓船器甲之壞,以虞寇至。」 ③弥补;补救。《詩·大雅·烝民》:「衮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毛傳:「仲山甫補之,善補過也。」《史記·周本紀》:「親戚補察,瞽史教誨。」張守節正義:「言親戚補王過失,及察是非也。」《三國志·吴志·駱統傳》:「統志在補察,苟所聞見,夕不待旦。」 ④补助;补充。《正字通·衣部》:「補,助也。」《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札喪,則令賻補之。」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賻補之,謂賻喪家補助其不足也。」《史記·夏本紀》:「調有余,補不足。」《齊民要術·種穀》:「稀豁之處,鋤而補之。」 ⑤裨益。《漢書·董仲舒傳》:「務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顔師古注:「補,益也。」《論衡·自紀》:「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又指滋养的食物。如:冬令进补。 ⑥填入空缺(名次、职位)。《正字通·衣部》:「補,補官。」《史記·平準書》:「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新唐書·竇建德傳》:「隋大業七年,募兵伐遼東,建德補隊長。」《老殘遊記》第三回:「王佐臣要補曹州府了。」 ⑦唐代官职「补阙」的简称。《舊唐書·温造傳》:「遺、補官秩雖卑,陛下侍臣也,中丞雖高,法吏也。」 ⑧旧时官服上的绣饰。《續文獻通考·王禮考·内服冠服》:「上有蟒補,當膝處横織細雲蟒。」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延平府》:「延素産綉補。」《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撞見一人,豸補銀帶。」 ⑨数词。千兆。《集韻·姥韻》:「補,數也。十兆曰經,十經曰垓,十垓曰補。」 ⑩春秋时地名。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内。《國語·鄭語》:「鄔、弊、補、舟、依、𪑶、歷、華,君之土也。」韋昭注:「言克虢、鄶,此八邑皆可得也。」 ⑪姓。《萬姓統譜·姥韻》:「補,見《姓苑》。《奇姓通》:『唐補珍珠,中常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