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鱏 |
释义 | 鱏 《説文》:「鱏,魚名。从魚,覃聲。《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 xún 《廣韻》徐林切,平侵邪。又餘針切。侵部。 ①白鲟的古称。《説文·魚部》:「鱏,魚名。」唐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下》:「鱏,《字林》云,長鼻魚也,重千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横江湖之鱣鱏兮,固將制於蟻螻。」裴駰集解:「瓚曰:『鱏魚無鱗,口近腹下。』」《文選·左思〈蜀都賦〉》:「吹洞簫,發櫂謳,感鱏魚。」李善注引劉逵曰:「鱏魚出江中,頭與身正半,口在腹下。《淮南子》曰:『瓠巴鼓琴,鱏魚出聽。』」唐沈仲昌《狀江南·仲秋》:「江南仲秋天,鱏鼻大如船。」参见「鮪」。 ②鲟鱼。《本草綱目·鱗部·鱘魚》:「鱏魚,(一名)鱘魚。時珍曰:此魚延長,故从尋,从覃,皆延長之義。」宋程大昌《演繁露·牛魚》:「《燕北録》云:『牛魚,嘴長,鱗硬,頭有脆骨,重百斤,即南方鱏魚也。』鱏、鱘同。」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