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了 |
释义 | 了 《説文》:「了,尦也。从子無臂,象形。」 (一)liǎo 《廣韻》盧鳥切,上篠來。宵部。 ①走路时足胫相交。《説文·了部》:「了,尦也。」段玉裁注:「尦,行脛相交也,牛行脚相交為尦。」一说手弯曲。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小部》:「手之攣曰了,脛之縶曰尦。」 ②结束;了结。《廣雅·釋詁四》:「了,訖也。」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了部》:「凡收束謂之結,故曰了結。」漢王襃《僮約》:「晨起早掃,食了洗滌。」宋柳永《煮海歌》:「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老殘遊記》第十九回:「今日大案已了。」 ③决定;决断。《集韻·筱韻》:「了,決也。」《尹文子·大道上》:「然則是非,隨衆賈而為正,非己所獨了。」《資治通鑑·晋穆帝永和七年》:「聞卿此謀,意始得了。」胡三省注:「了,決也。」 ④聪明。《玉篇·了部》:「了,慧也。」《後漢書·孔融傳》:「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宋蘇軾《録進單鍔吴中水利書》:「擇智力了幹官員,分布諸縣,則不越數月,其工可畢。」 ⑤明白,懂得。晋郭璞《爾雅序》:「其所易了,闕而不論。」邢昺疏:「謂通見詩書不難曉了者,則不須援引,故闕而不論也。」《南史·陶弘景傳》:「心如明鏡,遇物便了。」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⑥清楚,明晰。《抱朴子·内篇·至理》:「誠其所見者了,故棄之如忘耳。」《隋書·經籍志二》:「唯《周易》、《紀年》,最為分了。」《聊齋志異·邢子儀》:「是夜,月明清潔,俯視甚了。」 ⑦快。《方言》卷二:「了,快也。……秦曰了。」 ⑧悬挂。《玉篇·了部》:「了,挂也。」 ⑨副词。完全。《抱朴子·外篇·審舉》:「假令不能必盡得賢能,要必愈於了不試也。」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養奇禽千計,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明袁宏道《遊記·嵩遊第一》:「覓故宫遺址,了不可識。」 ⑩「瞭」的简化字。 (二)le ①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敦煌變文集·㠠山遠公話》:「一人死了,何時再生!」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遥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茅盾《子夜》一:「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 ②语气词。用于句末。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