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尨 |
释义 | 尨 《説文》:「尨,犬之多毛者。从犬,从彡。」段玉裁注:「《釋獸》、《毛傳》皆曰:『尨,狗也。』此渾言之,許就字分别言之也。引申為襍亂之偁。」商承祚《殷虚文字類編》:「(甲骨文)象犬腹下脩毛垂狀……今篆彡在背上。犬非剛鬛,若在背,則彡狀不可見矣。」 (一)máng 《廣韻》莫江切,平江明。東部。 ①多毛的狗。《説文·犬部》:「尨,犬之多毛者。」《詩·召南·野有死麕》:「無使尨也吠。」毛傳:「尨,狗也。」《清史稿·樂志三》:「萬方輻輳,尨夜不驚。」 ②杂色。《左傳·閔公二年》:「衣之尨服,遠其躬也。」杜預注:「尨,雜色。」《後漢書·循吏傳·劉寵》:「山陰縣有五六老叟,尨眉皓髮,自若耶山谷間出。」李賢注:「尨,雜也。老者眉雜黑白也。」唐李賀《榮華樂》:「徑穿複道遊椒房,尨裘金玦雜花光。」 ③杂乱。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犬部》:「尨,引伸為襍亂之偁。」唐柳宗元《與吕道州温論〈非國語〉書》:「嘗讀《國語》,病其文勝而言尨。」宋劉學箕《水調歌頭·飲垂虹》:「便擬輕舟短棹,明月清風長共,與世絶紛尨。」 (二)méng 《集韻》謨蓬切,平東明。東部。 〔尨茸〕乱貌。《集韻·東韻》:「尨,尨茸,亂皃。」《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杜預注:「尨茸,亂貌。」 (三)páng ①通「龐」。高大。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尨然大物也,以為神。」 ②姓。也作「庬」。《左傳·襄公四年》:「(后羿)棄武羅、伯困、熊髡、尨圉而用寒浞。」杜預注:「四子皆羿之賢臣。」按:《漢書·古今人表》作「庬圉」。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