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尚,曾也,庶幾也。从八,向聲。」徐灝注箋:「尚者,尊上之義,向慕之稱。尚之言上也,加也。曾猶重也,亦加也。故訓為曾,庶幾。」

(一)shàng 《廣韻》時亮切,去漾禪。陽部。

①增加。《説文·八部》:「尚,曾也。」徐灝注箋:「曾猶重也,亦加也。」《廣雅·釋詁二》:「尚,加也。」《書·多方》:「迪簡在王庭,尚爾事。」孫星衍疏:「進擇汝在王之庭,加汝所事。」《禮記·中庸》:「《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孔穎達疏:「衣著錦衣,為其文之大著,尚著襌絅加於錦衣之上。」

②添饰。《廣韻·漾韻》:「尚,飾也。」吴善述《説文廣義校訂》:「尚之,則飾之於外,故又為飾也。」《詩·齊風·著》:「尚之以瓊華乎而。」鄭玄箋:「尚,猶飾也。」《文心雕龍·序志》:「飾羽尚畫,文繡鞶帨。」

③超过;高出。《廣雅·釋詁四》:「尚,高也。」吴善述《説文廣義校訂》:「尚則勝人,故為加勝也。」《論語·里仁》:「好仁者,無以尚之。」《文選·張衡〈東京賦〉》:「得聞先生之餘論,則大庭氏何以尚兹。」李善注:「尚,高也。」《金史·章宗紀三》:「購遺書宜尚其價,以廣搜訪。」又凌驾。三國劉邵《人物志·材理》:「雖明包衆理,不以尚人。」《新唐書·楊恭仁傳》:「既貴,不以勢尚人,故譽望益重。」

④尊崇;崇尚。《集韻·漾韻》:「尚,貴也。」《字彙·小部》:「尚,崇也,又尊也。」《易·剥》:「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孔穎達疏:「君子通達物理,貴尚消息盈虚。」《論語·陽貨》:「君子尚勇乎?」《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明史·太祖紀一》:「時席尚右,諸將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後至就左。」

⑤荐举;选拔。《廣雅·釋詁一》:「尚,舉也。」王念孫疏證:「尚者,《王制》:『上賢以崇德』,『上賢』謂舉賢也。上與尚通。」《楚辭·天問》:「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王逸注:「尚,舉也。言才不任治鴻水,衆人何以舉之乎?」《潛夫論·論榮》:「苟有大美,可尚於世,則雖細行小瑕,曷足以為累乎!」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朝廷尚賢俊,磊砢充臺閣。」

⑥喜欢;爱好。《正字通·小部》:「尚,好尚。」《國語·晋語八》:「其為人也,剛而尚寵。」韋昭注:「尚,好也,好自尊寵。」三國諸葛亮《彈李平表》:「自先帝崩後,所在治家,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之事。」韓愈《岳陽樓别竇司直》:「事多改前好,趣有獲新尚。」

⑦奉。《正字通·小部》:「尚,奉也。」《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李善注:「尚,猶奉也。」

⑧娶帝王之女为妻。《正字通·小部》:「尚,娶公主謂之尚。言帝王之女尊而尚之,不敢言娶。」《史記·李斯列傳》:「諸男皆尚公主,女悉嫁諸公子。」《新唐書·王珪傳》:「子敬直,尚南平公主。」《聊齋志異·雲蘿公主》:「母夢曰:『兒當尚主。』」

⑨佐助。《爾雅·釋詁下》:「尚,右也。」邢昺疏:「云:『紹、介、勸、尚,皆相佑助。』」《廣韻·漾韻》:「尚,佐也。」《詩·大雅·抑》:「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無淪胥以亡。」王引之述聞:「言皇天不右助之也。」

⑩志向;愿望。《顔氏家訓·勉學》:「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李白《登峨眉山》:「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⑪久远。《小爾雅·廣詁一》:「尚,久也。」《吕氏春秋·古樂》:「故樂之所由來者尚矣,非獨為一世之所造也。」高誘注:「尚,久也。」《史記·三代世表》:「五帝三代之記,尚矣。」司馬貞索隱:「氏云:『尚,猶久古也。』」《元史·河渠志一》:「水為中國患,尚矣。」

⑫副词。
庶几。
表示命令或祈使。《説文·八部》:「尚,庶幾也。」《書·湯誓》:「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孔穎達疏:「汝庶幾輔成我一人,致行天之威罰,我其大賞賜汝。」
表示希冀。《左傳·昭公十三年》:「靈王卜曰:『余尚得天下!』」《穆天子傳》卷三:「將子無死,尚能復來。」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來者知作之所始。」
差不多。《後漢書·王景傳》:「昔元光之間,人庶熾盛,緣堤墾殖,而瓠子河決,尚二十餘年,不即擁塞。」
必然。《墨子·兼愛中》:「大事既獲,仁人尚作。」《孔子家語·三恕》:「尚有説也。」王肅注:「尚,猶必也,言必有説。」
尚且。与连词「况」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老子》第二十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史記·貨殖列傳》:「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户之民乎?」《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山岸尚自崩裂,況堤坼堆?」
表示动作行为的继续、相承,相当于「还」、「依然」。《字彙·小部》:「尚,猶也。」《書·多方》:「今爾尚宅爾宅,畋爾田。」孫星衍疏:「言今爾猶居爾居,治爾田。」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四十四:「草木有所託,歲寒尚不移。」董必武《三台即景》:「处处秋初常集雨,年年春后尚多风。」

⑬同「儻」。倘若。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黨、當、尚,竝與儻同。」《墨子·尚賢上》:「尚欲祖述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韓非子·制分》:「禁尚有連於己者,里不得不相闚,惟恐不得免。」陈奇猷集釋:「尚,與儻同。」

⑭通「上」。《正字通·小部》:「尚,與上通。」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尚,叚借為上。」
指在前或在上面。《墨子·大取》:「愛尚世與後世,一若今之世人。」孫詒讓閒詁:「云:『尚與上同。』」金衡《自律》:「古人吾尚友,高枕到。」
指等级或质量高的。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凡田分九等,其田一畝,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為尚尚田。」
送上;进献。《管子·幼官》:「立四義而毋議者,尚之于玄官,聽于三公。」尹知章注:「尚,上也。」
登。曾慥《類説》卷三十九引《七書·歸師勿遏》:「用兵之法,高陵勿尚,背立勿逆。」洪秀全《誡曾玉璟》:「盡把凡情丢却去,方能直尚九重天。」
达到;够。《新唐書·竇建德傳》:「至是,得宫人尚千數,悉放去。」《西遊記》第五十回:「我才然離了師父,還不尚一盞熱茶之時,却就走到此處。」

⑮通「掌(zhǎng)」。主持;掌管。《廣雅·釋詁三》:「尚,主也。」王念孫疏證:「尚之言掌也。」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尚,叚借為掌。」《韓非子·内儲説下》:「宰人頓首服死罪曰:『竊欲去尚宰人也。』」陈奇猷集釋引焦竑曰:「置六尚,又有尚沐、尚席,古字少,故多省文以轉注,合《周禮》之言,則諸尚字皆古掌字省文。」《淮南子·覽冥》:「夫瞽師庶女,位賤尚葈,權輕飛羽。」高誘注:「尚,主也。」《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屬有六局,曰尚食、尚藥、尚衣、尚乘、尚舍、尚輦。」

⑯通「當(dāng)」。相当;匹配。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尚,叚借為當。」《易·泰》:「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王弼注:「尚,猶配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卓王孫喟然而歎,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司馬貞索隱:「小顔云:尚猶配也。本或作當也。」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第八》:「此尚字即當字也,與尚公主之尚不同。古字當與尚通,故一本作當。《廣雅》:『配,當也。』當可訓為配,尚則不可訓為配。」

⑰姓。《通志·氏族略三》:「氏,姓,齊太公之後也。太公太師尚父,支孫因氏焉。後漢高士尚長,字子平。望出汲郡清河上黨。」

(二)cháng 《廣韻》市羊切,平陽禪。

①〔尚羊〕同「徜徉」。徘徊,彷徨。《楚辭·賈誼〈惜誓〉》:「臨中國之衆人兮,託回飇乎尚羊。」王逸注:「尚羊,遊戲也。一云『託回風乎倘佯。』」洪興祖補注:「尚音常,與倘同。」《淮南子·覽冥》:「邅囘蒙氾之渚,尚佯冀州之際。」

②通「常」。《淮南子·主術》:「尚與人化,知不能得。」于省吾新證:「尚應讀作常,金文常字通作尚。」

③通「嘗」。副词。曾经。《戰國縱横家書·蘇秦謂齊王章》:「王口尚與臣言,甘薛公以就事,臣甚善之。」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6: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