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对〕

《説文》:「𡭊,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對,或从土。」注本作「對,𡭊或从士。」按:甲骨文、金文「對」字从丵,从土,从寸,隶书亦从土。

duì 《廣韻》都隊切,去隊端。微部。

①回答;应答。《説文·丵部》:「𡭊,譍無方也。」徐鍇繫傳:「有問則對,非一方也。」《廣韻·隊韻》:「對,答也。應也。」《詩·大雅·桑柔》:「聽言則對。」鄭玄箋:「對,答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十餘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魯肅躊躇未對。」

②朝向;面对。《廣雅·釋詁四》:「對,嚮也。」《儀禮·士昬禮》:「設對醬于東。」胡培翬正義引盛世佐云:「此為婦設也,夫西婦東,故云對。」《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陈毅《赣南游击词》:「天放晴,对月设野营。」

③相当;相配。《廣雅·釋詁三》:「對,當也。」《廣韻·隊韻》:「對,配也。」《易·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陸德明釋文:「對,配也。」孔穎達疏:「對,當也。」《詩·大雅·皇矣》:「帝作邦作對。」傳:「對,配也。」朱熹集傳:「對,猶當也。作對,言擇其可當此國者以君之也。」

④配偶。《後漢書·逸民傳·梁鴻》:「擇對不嫁,至年三十。」《世説新語·賢媛》:「武子為妹求簡美對而未得。」又指婚娶。沙汀《兽道》:「靠着自己一双手把儿子养大了,而且还对了媳妇。」

⑤敌手;对手。《三國志·吴志·陸遜傳》:「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彊對也。」《南史·任昉傳》:「時琅邪王融有才㒞,自謂無對當時。」張翥《喜遷鶯·瓊花》:「也知世間無對,肯許浮花相近。」又对抗。《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伍子胥變文》:「我天兵兮不可對,塞平川兮千萬隊。」

⑥核对;比照着检查。如:对笔迹;对数字;对账目。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以兩司奏狀對勘,以防虚偽。」

⑦投合;适合。李贄《焚書·讀史·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藥無高下,要在對病。萬全良藥,與病不對,亦何補哉?」《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又有一等痴心的子弟,曉得小娘心腸不對他,偏要娶他回去。」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你不是说,要对心眼的吗?我就是跟穷赶车的对心眼。」

⑧掺和(多指液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這酒是二斗糯米做出來的二十斤釀,又對了二十斤燒酒,一點水也不攙。」《紅樓夢》第七十五回:「昨日他姨娘家送來的好茶面子,倒是對碗來你喝罷。」

⑨拼合。如:对不拢;把这几片破镜片对在一起。

⑩平分成两份。如:对开;对分;对股劈。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俟得幣,以其數對減民賦可也。」

⑪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一个对几个。《世説新語·賞譽》:「(王懷祖)直以真率少許,便足對人多多許。」

⑫对换;抵偿。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他兩個少下的錢鈔,都對在我身上。」佚名《馮玉蘭》第四折:「眼見的惡貫盈,今朝對了俺親爺命。」《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我們圍着莊子的這幾塊地,年終不是有二百多銀子的租子嗎?就把這個對給他。」

⑬正确;正常。如:意见很对;数目不对;情绪不对。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章:「听许云峰同志说过,你对这样的工作,会感兴趣的,对吗?」

⑭相互。如:对调;对骂。

⑮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如:对好距离;对光;对弦。

⑯对仗;使诗文的词句联成对偶。李翱《答朱載言書》:「其溺於時者,則曰文章必當對;其病於時者,則曰文章不當對。」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一》:「古人詩有『風定花猶落』之句,以謂無人能對。王荆公以對『鳥鳴山更幽』。」《鏡花緣》第七十六回:「假如耕烟姐姐説了『鈴兒草』,有人對了『鼓子花』,字面合式,并無牽强。」亦指对联。《紅樓夢》第八十一回:「自今日起,再不許做詩做對的了,單要學習八股文章。」巴金《家》九:「他一天就在家读书作文,吟诗作对。」

⑰古代文体的一种,又叫对策、奏对。指臣下应诏对答皇帝的文章。《漢書·公孫弘傳》:「其悉意正議,詳具其對,著之于篇,朕將親覽焉,靡有所隱。」《文心雕龍·議對》:「風恢恢而能遠,流洋洋而不溢,王庭之美對也。」徐師曾《文體明辯·奏疏》:「至於疏、對、啟、狀、劄五者,又皆以奏字冠之,以别於臣下私相對答往來之稱。」

⑱介词。
同「对于」。如:形势对我们有利;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
犹「向」。如:对他表示感谢。《漢書·游俠傳·原涉》:「還至主人,對賓客嘆息曰……」三國曹丕《與朝歌令吴質書》:「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泪。」李贄《焚書·書答·與弱侯》:「客生曾對我言。」

⑲量词。
相当于「双」。五代牛希濟《生查子》:「一對短金釵,輕重都相愜。」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兩個傻廝,正是一對。」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来一个捉他一个,来两个抓他一对。」
相当于「件」、「套」。《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飲饌朝朝皆酒肉,衣裳對對是綾羅。」白居易《醉中得上都親友書》:「歲要衣三對,年友穀一囷。」歐陽修《謝對衣金帶鞍轡馬狀》:「特賜衣一對,金帶一條,金鍍銀鞍轡馬一疋者。」

⑳治。《廣雅·釋詁三》:「𡭊(對),治也。」

㉑通「遂(suì)」。
达。《爾雅·釋言》:「對,遂也。」《詩·大雅·蕩》:「流言以對。」傳:「對,遂也。」《荀子·成相》:「欲衷對,言不從。」俞樾平議:「言欲遂其衷忱,而無如言之不從也。」
显扬。《廣雅·釋詁四》:「對,揚也。」《詩·大雅·皇矣》:「以對於天下。」傳:「對,遂也。」馬瑞辰通釋:「對即遂,遂即揚也。以對於天下,猶言以揚於天下。」

㉒姓。《續通志·氏族略七》:「對,見《姓苑》。對若方,見《急就章》。」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