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寻〕

《説文》:「尋,繹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亂也;又、寸,分理之。彡聲。此與𤕦同意。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

xún 《廣韻》徐林切,平侵邪。侵部。

①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说七尺或六尺为寻。《説文·寸部》:「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朱駿聲通訓定聲:「瑶田云:『度廣曰尋,度深曰仞。皆伸兩臂為度,度廣則身平臂直,而適得八尺;度深則身側臂曲,而僅得七尺』。其説精覈。尋、仞皆以兩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尋亦或言七尺也。」《廣韻·侵韻》:「六尺曰尋。」《詩·魯頌·閟宫》:「是斷是度,是尋是尺。」傳:「八尺曰尋。」《史記·張儀列傳》:「馬之良,戎兵之衆,探前趹後蹄閒三尋騰者,不可勝數。」司馬貞索隱:「七尺曰尋。」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南絶水,有山無麓,廣百尋,高五丈。」朱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五周年》:「如铁经百炼,如木长千寻。」

②长。《方言》卷一:「尋,長也。大野之間曰尋。自關而西,之間,凡物長謂之尋。」《淮南子·齊俗》:「深谿峭岸,峻木尋枝,猨狖之所樂也。」左思《魏都賦》:「碩果灌叢,圍木竦尋。」

③探究;研究。《説文·寸部》:「尋,繹理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尋所以度物,故揣度以求物謂之尋。」《正字通·寸部》:「尋,探求也。」《淮南子·俶真》:「下揆三泉,上尋九天。」

④搜求;找。《墨子·修身》:「思利尋焉。」高亨新箋:「尋,求也。思利尋焉,謂思利而求之。」陶潛《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紅樓夢》第六十九回:「哪裏尋不出好人來?」

⑤用。《小爾雅·廣詁》:「尋,用也。」《左傳·僖公五年》:「三年將尋師焉。」杜預注:「尋,用也。」陸機《五等論》:「尋斧始於所庇。」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日尋干戈,惟以侵為事。」

⑥讨伐。《國語·周語中》:「夫三軍之所尋,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韋昭注:「尋,討也。」

⑦追逐。張衡《西京賦》:「乃有迅羽輕足,尋景追括。」《抱朴子·外篇·博喻》:「尋飛絶景之足,而不能騁逸放於吕梁。」《資治通鑑·魏明帝太和五年》:「不從,故尋。」胡三省注:「尋者,隨而躡其後。」

⑧攀缘。張衡《西京賦》:「烏獲扛鼎,都盧尋橦。」《文選·陸機〈悲哉行〉》:「女蘿亦有託,蔓葛亦有尋。」李善注:「尋,猶緣也。」

⑨重;重温;重申。《玉篇·寸部》:「尋,重也。」《左傳·哀公十二年》:「若可尋也,亦可寒也。」杜預注:「尋,重也;寒,歇也。」孔穎達疏:「若可重温使熱,亦可歇之使寒。」王禹偁《答黄宗旦書》:「生復辱書惠文,以尋前好。」

⑩继续;连续。向秀《思舊賦》:「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絶而復尋。」劉禹錫《觀市》:「是日倚衡而閲之三,感其盈虚之相尋也速。」譚嗣同《思篇》:「有利必有害,有損必有益,相糾相尋,至於無盡。」

⑪木名。后作「樳」。《山海經·海外北經》:「尋木長千里。」按:《文選·左思〈吴都賦〉》作「樳木」。

⑫大竹名。后作「𥳍」。《山海經·大荒北經》:「有岳之山,尋竹生焉。」郭璞注:「尋,大竹名。」郝懿行疏:「《玉篇》作𥳍,云竹長千丈。」

⑬遂。《玉篇·寸部》:「尋,遂也。」

⑭副词。表示时间。
相当于「经常」、「时常」。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寻》:「寻,就是『常』,古代『寻』与『常』往往连用,『寻』,有时也可单用作『常』。」白居易《前有别楊柳枝又復戲答》:「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李商隱《五松驛》:「只應既斬斯高後,尋被樵人用斧斤。」
相当于「顿时」、「不久」。《正字通·寸部》:「尋,俄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二:「尋,旋也,隨也。凡相因而及曰尋,猶今云隨即如何也。」《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劉禹錫《再遊玄都觀并引》:「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王士禛《北征日記》:「夜雪作,尋止。」

⑮介词。表示处所或方位,相当于「沿着」、「顺着」。《後漢書·袁紹傳》:「遂尋山北行。」《齊民要術·種穀》:「薄地,尋壠躡之。」李白《東魯門泛舟》:「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

⑯通「憛(tán)」。思。《淮南子·繆稱》:「父之於子也,能發起之,不能使無憂尋。」于省吾新證:「尋應讀作憛,古从尋从覃字通……《廣雅·釋詁》:『憛,思也』……然則此文『憂憛』即『憂思』。」《後漢書·竇武傳》:「伏尋西京,放恣王氏,佞臣執政,終喪天下。」

⑰通「覃(tán)」。延长;延伸。《淮南子·齊俗》:「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尋也。」刘文典集解:「尋讀為覃。」按:《爾雅·釋言》:「流,覃也;覃,延也。」

⑱通「淫」。浸淫;渐染。《史記·孝武本紀》:「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泰山矣。」司馬貞索隱:「侵尋即浸淫也……小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⑲通「什」。《史記·張儀列傳》「塞什谷之口」司馬貞索隱:「一本作『尋谷』。尋、什聲相近,故其名惑也。」

⑳用同「循」。李商隱《戲贈張書記》:「心知兩愁絶,不斷若尋環。」

㉑姓。《廣韻·侵韻》:「尋,姓。尋曾,字子貢。」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