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錡 |
释义 | 錡 《説文》:「錡,鉏䥏也。从金,奇聲。江淮之間謂釜曰錡。」 (一)qí 《廣韻》渠覊切,平支羣。歌部。 ①鉏䥏,锯。《説文·金部》:「錡,鉏䥏也。」王筠釋例:「終疑錡為鋸之古名也。」按:郭沫若《殷契粹編考釋》:「古之所謂鉏䥏,即今人之所謂鋸矣。」 ②古代一种凿木工具。《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毛傳:「鑿屬曰錡。」陳奂傳疏:「錡,穿木之器。」一说兵器名。《六書故·地理一》:「錡,《詩》云:『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韓嬰曰木屬;毛萇曰鑿屬;侗謂木不應言缺,而鑿非所以征,葢兵屬。」 ③古代一种三脚锅。《方言》卷五:「(鍑)江、淮、陳、楚之間謂之錡。」郭璞注:「或曰三脚釜也。」《詩·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錡及釜。」毛傳:「錡,釜屬。有足曰錡,無足曰釜。」唐劉禹錫《機汲》:「入爨而錡釜以盈。」清毛奇齡《雲間蔣曾策詩集序》:「此如濕之蒸於錡,而燎之抑於陶。」 ④山石嵌空如錡。《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陁獻錡,摧崣崛崎。」李善注:「司馬彪曰:『甗,甑也。錡,欹也。上大下小,有似欹甑也。』」按: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司馬相如傳》:「山之嵌空玲瓏,有若錡然,與甗對文。」 (二)yǐ 《廣韻》魚倚切,上紙疑。又渠綺切。 ①悬挂弓弩的兵器架。《文選·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在蘭錡。」李善注引薛綜曰:「錡,架也。」又李善引《魏都賦》劉逵注:「受他兵曰蘭;受弩曰錡。」明湯顯祖《南柯記·樹國》:「列蘭錡,造城郭,大壯重門。」 ②姓。《通志·氏族略四》:「錡氏,商人之七族。《漢書》:洛陽錡華後有荆州刺史錡嵩。」《左傳·定公四年》:「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