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锐〕

《説文》:「鋭,芒也。从金,兑聲。㓹,籀文鋭,从厂、剡。」王筠句讀:「從剡,厂聲。《刀部》:『剡,鋭利也。』」

(一)ruì 《廣韻》以芮切,去祭以。月部。

①芒。《説文·金部》:「鋭,芒也。」段玉裁注:「芒者,艸耑也,艸耑必鑯,故引申為芒角字。」王明清《揮麈後録》卷二:「恍如望千畝之鋭,非巖之秀。」《續資治通鑑·元武宗至大元年》:「流星起自句陳,南行,圓若車輪,微有鋭,經貫索滅。」

②锋利。《廣雅·釋詁二》:「鋭,利也。」《荀子·賦》:「長其尾而鋭其剽者邪?」《淮南子·時則》:「柔而不剛,鋭而不挫。」高誘注:「鋭,利也。」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絶句十二首》之四:「擁兵相學干戈鋭,使者徒勞萬里迴。」

③锐利的兵器。《史記·項羽本紀》:「夫被堅執鋭,不如公。」《漢書·高帝紀下》:「朕親被堅執鋭,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顔師古注:「執鋭謂利兵也。」王維《為羽林將軍祭武大將軍文》:「帝在紫微,與君為衛,身恒披堅,手不捨鋭。」

④精锐。《左傳·桓公十一年》:「我以鋭師宵加於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鬭志。」《戰國策·齊策一》:「然後背太山,左,右天唐,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鋭騎衝雍門。」《後漢書·吴漢傳》:「(公孫)述自將數萬人出城大戰,使護軍高午唐邯將數萬鋭卒擊之。」《漢書·刑法志》:「秦昭以鋭士勝。」顔師古注:「鋭,勇利。」又精锐的军队或士卒。《戰國策·中山策》:「趙王出輕鋭以寇其後,數不利。」《漢書·吴王劉濞傳》:「方今為將軍計,莫若引兵東北壁昌邑,以必盡鋭攻之。」顧炎武《軍制論》:「大集伍而閲之,皆勝兵乎?不勝者免,收其田,以新兵補之。五年一閲,汏其羸,登其鋭,而不必世其人。」

⑤细小。《洪武正韻·隊韻》:「鋭,細小也。」《左傳·昭公十六年》:「且吾以玉賈罪,不亦鋭乎!」杜預注:「鋭,細小也。」

⑥精明;机灵。《左傳·哀公十一年》:「子羽鋭敏。」杜預注:「鋭,精也。」朱敬則《魏武帝論》:「觀曹公明鋭權略,神變不窮,兵折而意不衰。」鲁迅《三闲集·文坛的掌故》:「那是要凭耳闻者的听觉锐钝而定了。」

⑦疾速;急剧。《孟子·盡心上》:「其進鋭者,其退速。」《聊齋志異·雲羅公主》:「父忿恚得疾,食鋭减。」梁启超《中国地位之动摇与外交当局之责任》:「及一九零五年,《朴斯茅条约》成,而局势遂锐变。」

⑧尖,上小下大。《爾雅·釋丘》:「再成鋭上為融丘。」郭璞注:「纖頂者。」《漢書·天文志》:「下有三星,鋭,曰,為斬艾事。」顔師古注引孟康曰:「上小下大,故曰鋭。」《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馬)耳欲小而鋭如削筒。」杜甫《久雨期王將軍不至》:「鋭頭將軍來何遲,令我心中苦不足。」王洙注:「傳言白起頭小而鋭。」林纾《游栖霞紫云洞记》:「怪石骈例〔列〕,或升或偃,或倾或跂,或锐或博,奇诡万态,俯仰百状。」贝远辰注:「或锐或博:有的很尖,有的很大。」又指声音尖锐。王喆《五更令》:「四更高,鼓聲鋭。」茅盾《昙》四:「女士锐呼一声,下死劲挣脱了身子。」

⑨急切。陸機《五等諸侯論》:「夫進取之情鋭,而安民之譽遲,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憚。」王禹偁《小畜集·跋》:「鋭欲見其全集,遍覓不可得。」梁章鉅《歸田瑣記·曼雲先兄家傳》:「光州吴香亭先生來督學,聞其為文章宗匠,鋭欲入試,諸季父私縱之出,遂得補弟子員。」

⑩进。《太玄·耎》:「初一赤卉方鋭,利進以退。」范望注:「鋭,進也。」

⑪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如:养精蓄锐。蔡邕《釋誨》:「武夫奮略,戰士講鋭。」顧炎武《形勢論》:「雖有苻秦百萬之師,完顔三十二軍之衆,不能闚我地;而蓄威固鋭,以伺敵人之暇,則功可成也。」

⑫姓。《廣韻·祭韻》:「鋭,《姓苑》云:『升平中,鮮卑有御史中丞鋭管。』」

(二)duì 《廣韻》杜外切,去泰定。月部。

古兵器,矛属。《玉篇·金部》:「鋭,矛也。」《書·顧命》:「一人冕執鋭,立于側階。」傳:「鋭,矛屬也。」

(三)yuè 《集韻》欲雪切,入薛以。

〔銚鋭〕盂。《方言》卷十三:「盂謂之銚鋭。」《集韻·薛韻》:「鋭,謂椀曰銚鋭。」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8: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