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鋟 |
释义 | 鋟〔锓〕 (一)qǐn(又读qiān) 《廣韻》七稔切,上寑清。又子廉切。侵部。 ①刻。《玉篇·金部》:「鋟,以爪刻版也。」《集韻·鹽韻》:「鋟,刻也。」《公羊傳·定公八年》:「孟氏與叔孫氏迭而食之,睋而鋟其板。」何休注:「以爪刻其饋斂板。」徐彦疏:「謂以指爪刻其饋器之上斂藏衣物之板,謂蓋板也。」《清史稿·天文志二》:「圈内規面及上側面皆鋟二十四時,時各四刻。」 ②特指雕刻书板。明方孝孺《〈蜀鑑〉序》:「俾臣序之,將重鋟而傳于世。」明錢繼章《梅花草堂集傳啟》:「獨《筆談》刊板散失約七十餘紙,庭貽欲為補鋟以成全書,而力未辦也。」叶德辉《書林清話·刊刻之名義》:「刻板盛於趙宋,其名甚繁,今據各書考之……曰鋟板,曰鋟木,曰鋟梓。」 (二)jiān 《廣韻》子廉切,平鹽精。又《集韻》千廉切。 尖锐。《廣雅·釋器》:「鋟,錐也。」王念孫疏證:「鋟之言鑯也。卷四云:『鑯,鋭也。』」《集韻·鹽韻》:「鋟,《博雅》:『鋭也。』」又引申为尖刻。明陸時雍《詩鏡總論》:「西京語迫意鋟,自不及古人深際。」 (三)qīn 《集韻》千尋切,平侵清。 同「𥍯」。《集韻·侵韻》:「𥍯,錐也。或从金。」 (四)jìn 《集韻》子鴆切,去沁精。 刻伤。《集韻·沁韻》:「鋟,刻傷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