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猼 |
释义 | 猼 (一)bó 《廣韻》補各切,入鐸幫。 ①犬名。《廣韻·鐸韻》:「猼,犬名。」 ②传说中的怪兽。《集韻·鐸韻》:「猼,獸名。似人有翼。」按:《山海經·南山經》:「(基山)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与《集韻》异。 (二)pò 《集韻》匹各切,入鐸滂。 〔猼且〕同「蒪且」。即「蘘荷」。一说为芭蕉。《集韻·鐸韻》:「蒪,艸名。《博雅》:蒪且,蘘荷也。或作猼。」《正字通·犬部》:「猼,猼且,巴蕉也。郭璞以為蘘荷之屬。」《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射干,穹窮昌蒲,江離麋蕪,諸蔗猼且。」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曰:「猼且,蘘荷。」司馬貞索隱:「《漢書》作『巴且』,文穎云:『巴蕉也。』郭璞云:『搏且,蘘荷屬。』」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