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狻 |
释义 | 狻 《説文》:「狻,狻麑,如虦貓,食虎豹者。从犬,夋聲。見《爾雅》。」 (一)suān 《廣韻》素官切,平桓心。元部。 〔狻麑〕也作「狻猊」。狮子。《爾雅·釋獸》:「狻麑似虦貓,食虎豹。」郭璞注:「即師子也。出西域。」《穆天子傳》卷一:「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唐李賀《公無出門》:「毒虯相視振金環,狻猊䝟貐吐嚵涎。」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四·夔州府》:「(萬)縣北八里有獅子山,《志》云:『山形如狻猊,四面險絶,唯鼻尖可登。』」后也简称「狻」。宋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吴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西方真人誰所見?衣被七寶從雙狻。」 (二)xùn 《集韻》須閏切,去稕心。 犬急。《集韻·稕韻》:「狻,犬急也。」 (三)jùn 《字彙》音俊。 狡兔。《字彙·犬部》:「狻,狡兔。」唐李白《大獵賦》:「批狻手猱,挾三挈兩。」王琦注:「狻有二義:一音酸,乃獅子之名。一借用,音俊,又音逡,又音詮,乃狡兔之名。《戰國策》:『東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或作㕙,亦有作狻者,此賦……當作兔解為當。」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