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犛 |
释义 | 犛 《説文》:「犛,西南夷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 (一)máo 《廣韻》莫交切,平肴明。又里之切,落哀切。之部。 牦牛。后作「牦」。《説文·犛部》:「犛,西南夷長髦牛也。」《玉篇·犛部》:「犛,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國語·楚語上》:「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新唐書·郭知運傳》:「明年,復出,將輕兵丙夜至九曲,獲精甲、名馬、犛牛甚衆。」 (二)lí 〔犛靬〕也作「驪靬」。汉代西域国名。又汉代张掖郡县名,在今甘肃省永昌县。《漢書·張騫傳》:「因益發使抵安息、奄蔡、犛靬、條支、身毒國。」顔師古注:「服虔曰:『犛靬,張掖縣名也。』……自安息以下五國,皆西域胡也。犛靬即大秦國也。張掖驪靬縣蓋取此國為名耳。驪犛聲相近。」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