鋃〔锒〕 《説文》:「鋃,鋃鏜,瑣也。从金,良聲。」按:徐鍇繫傳作「鋃鐺」。 láng 《廣韻》魯當切,平唐來。陽部。 ①〔鋃鐺〕 ⒈铁链;刑具。《説文·金部》:「鋃,鋃鐺,瑣也。」段玉裁注:「瑣,俗作鎖,非。瑣為玉聲之小者,引申之彫玉為連環不絶謂之瑣。漢以後罪人不用纍紲,以鐵為連環不絶係之,謂之鋃鐺,遂製鎖字。」朱駿聲通訓定聲:「鋃鐺,疊韻連語。蘇俗謂之鍊條。」《六書故·地理一》:「鋃,鋃鐺,長鎖也。」《後漢書·崔駰傳附崔寔》:「董卓以是收(崔)烈付郿獄,錮之鋃鐺鐵鎖。」清陳裴之《夏内史》:「獄吏加鋃鐺,傳呼出圜扉。」清陳夢雷《西曹坐繫書懷兼寄兩弟·又》:「生來傲骨太嶙峋,天遣鋃鐺試此身。」 ⒉笨重;潦倒。《六書故·地理一》:「鋃鐺之為物,連牽而重,故俗語以困重不舁為鋃鐺。」清桂馥《段注鈔案》:「鋃鐺連緜不斷之意,形聲疊韻字也。俗因以為潦倒之詞。」 ⒊钟声。《廣韻·唐韻》:「鋃,鋃鐺,鍾聲。」《龍龕手鑑·金部》:「鋃,鋃鐺,鍾聲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聖柱連句):上衝扶螮蝀,不動束鋃鐺。」 ⒋钟。《洪武正韻·陽韻》:「鋃,鋃鐺,鍾。」又指铃铎。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風動金鋃鐺。」一本作「琅璫」。仇兆鰲注:「此詩所用,當指鈴鐸。」 ②化学元素「镧」的旧译。 |